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国联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国联军

 帝国主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组成的侵华联军。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6月,集中在天津租界的英、德、俄、法、美、日、意、奥八国军队,共二千余人,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为首领,最初形成八国联军。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受任联军统帅,八国联军正式组成,人数增至十万。这支军队先后攻陷天津、北京,东占山海关,南犯保定、正定,北侵张家口;俄国又单独出兵强占东三省。他们疯狂进行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累累罪行。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后,联军大部撤回各国。

八国联军

绪年间,英、美、日、俄、法、德、奥、意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联军。二十世纪初,中国北方的义和团反帝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列强惊恐不安,于是制造种种出兵镇压义和团的反革命舆论。英国侵略者叫喊用“铁手钢肠”向义和团兴师“问罪”。沙俄侵略者连篇累牍地攻击义和团。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年4月),英、美、德、法四国公使联名向清政府发出照会限期在两个月以内将义和团“剿除尽净”,否则将派水陆各军入山东、直隶两省,代为剿平。同年四月三十日(5月28日)驻北京的各国公使举行会议,一致决定以“保护使馆”为名进兵北京。于是,俄、英、美、日、德、法四百余名侵略军从五月三日(5月30日)至五月六日(6月2日)陆续由天津乘火车侵入北京。并有各国军舰二十四艘集结在大沽口外示威。随后驻华公使们议定的联合侵华政策相继得到各自政府的批准。五月十四日(6月10日),八国联军正式组成,并拼凑二千余人,在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下在大沽口登陆后,由天津乘火车进犯北京,沿途多次遭到义和团阻击。正当西摩尔率侵略军在廊坊受阻时,俄国海军中将基利杰勃兰特与各国海军头目于五月二十日(6月16日)晚向大沽口炮台守将罗荣光发出最后通牒,限定二十一日(17日)凌晨二时前交出炮台,遭到罗荣光拒绝。二十一日(17日)零点五十分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发起猛烈攻击,炮台守军英勇抵抗,经六小时激战,共击伤敌舰六艘,打死、打伤侵略军一百三十余人。后因守台官兵孤立无援,大沽炮台失守,天津门户被打开。清政府面对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义和团及部分爱国清军已同八国联军进行殊死搏斗形势下,慈禧太后为了利用义和团发泄对列强不满,保住其统治地位,曾连续召开四次御前会议,讨论和战问题。同年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名义正式对各国宣战。六月十八日(7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天津,杀伤群众甚多。并由英、德、美、日、法、俄等各国派代表组成“都统衙门”(“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进行殖民统治。七月十日(8月4日),八国联军二万余人,自天津沿运河两岸分两路北犯,至七月二十日(8月14日)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北京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和野蛮的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王公大臣逃往西安,途中命奕劻和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向侵略者乞和。新任联军总司令、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拒绝乞和,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相继进犯山海关、秦皇岛、保定、正定、张家口以至山西等地。同时帝俄又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单独出兵十七万侵犯东北,制造了一系列惨案。十一月(公历12月)清政府全盘接受各国提出的《议和大纲》。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与德、奥、比、西(西班牙)、美、法、英、意、日、荷(荷兰)、俄等十一国公使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分常驻京津榆铁路线外,其余撤回本国。

八国联军

清代光绪年间英、美、日、俄、法、德、奥、意8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组成的侵华联军。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1900年6月17日)攻占大沽炮台;六月十八日攻陷天津,联军死伤450余人,清军死伤4000余人,义和团民众牺牲甚众。联军陆续增至10万人,相继进犯山海关、秦皇岛、保定、正定、张家口以至山西等地。同时帝俄又单独出兵17万侵犯东北,清政府于次年七月二十五日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baguo lianjun

1900年 (光绪二十六年)夏,英、俄、美、法、德、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组成的侵华联军。从5月起,帝国主义各国分别从其在华军事基地、所属殖民地和国内抽调军队, 陆续开到大沽、塘沽, 并进入天津租界。6月初,由于义和团运动迅速发展,各国驻华公使共同议定, 调各国军舰聚集大沽口, 开始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共同发动侵华战争。6月中旬,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侵华联军, 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在廊坊受阻。6月17日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 在天津成立都统衙门, 进行殖民统治。8月14日联军攻陷北京, 在北京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 并把北京分为各自的占领区,实行军事统治。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担任联军总司令,始建立统一指挥机构,总兵力最多时达12.8万多人。随后,英、德、法等国侵略军四处攻城略地, 东占山海关, 西犯娘子关, 北攻张家口,南侵石家庄。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订立后, 八国联军先后撤退回国, 留下部分兵力常驻京津、津榆铁路线10多处战略要地。

义和团拆毁京津铁路阻止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

☚ 朱红灯   荣禄 ☛

八国联军

1900年帝国主义联合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因侵华联军主要由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国家军队组成,故名。

八国联军

清代光绪年间英、美、日、俄、法、德、奥、意8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联军。20世纪初,中国北方的义和团反帝运动蓬勃发展,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乘机瓜分中国,英、美、日、俄、法、德、奥、意8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大举进犯。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一日 (1900年6月17日)攻占大沽炮台;六月十八日攻陷天津,杀伤群众甚多,并由英、德、美、日、法、俄等各国派代表组成“都统衙门”(“暂行管理津郡城厢内外地方事务都统”)进行殖民统治;七月二十日攻陷北京。八国联军在北京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和野蛮的掠夺,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和王公大臣逃往西安,途中命奕劻和李鸿章为议和大臣向侵略者乞和。新任联军总司令、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拒绝乞和,联军陆续增至10万,相继进犯山海关、秦皇岛、保定、正定、张家口以至山西等地。同时帝俄又以“保护”中东铁路为借口,单独出兵17万侵犯东北,制造了一系列惨案。十一月清政府全盘接受各国提出的《议和大纲》。次年七月二十五日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分常驻京津榆铁路线外,其余撤回本国。

八国联军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英、美、德、法、俄、日、意、奥8个帝国主义国家组成的侵华军队。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严重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对义和团镇压不力,8个帝国主义国家将在中国沿海军队迅速集中,直接发动武装镇压义和团的侵略战争,联军派舰队在大沽口示威,陆续派约3000人军队从大沽口登陆抵天津。五月十三日(6月9日),以现有兵力组成联军,由海军中将西摩尔统帅。十四日(10日),西摩尔率联军2000余人由天津向北京进犯。二十一日(17日),攻占大沽炮台。六月十八日(7月14日),攻陷天津城。侵略军陆续增至2万余人。七月二十日(8月14日),攻陷北京。9月,德国陆军统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侵略军陆续增至10万人。八国联军又分别由京津出兵,侵占山海关、保定、正定、张家口及山西。帝俄调步骑兵17万人侵占东北,企图并吞东三省。八国联军所至之处屠杀焚烧,奸淫抢掠,残害人民,肆暴逞凶,惨绝人寰。十一月初(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清政府全盘接受帝国主义条件。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分常驻京津、津塘铁路线外,其余撤兵回国。

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

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个帝国主义国家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联合组成的侵略军队。6月10日,英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2000多人,从天津出发,进犯北京,受到义和团和爱国官兵的抵抗,未能得逞。6月17日,在大沽的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14日,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等逃亡西安。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侵略军陆续增至10万人,由津京出兵,攻占东至山海关、西至娘子关、南至保定、北至张家口的广大地区。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侵占了东三省的大部分地区。1901年9月7日,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侵略军除留部分盘踞于京榆铁路线外其余撤回本国。

☚ 平原起义   东南互保 ☛

八国联军ba guo lian jun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 (aggressive troops sent by Britain,the United States,Germany,France,tsarist Russia,Japan,Italy and Austria in 1900,to suppress the antiimperialist Yihetuan Movement)

八国联军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aggressive troops sent by Britain,the United States,Germany,France,Tsarist Russia,Japan,Italy and Austria in1900,to suppress the anti-imperialist Yihetuan Movement(the Boxers)of the Chinese people)

八国联军

eight-power allied forces aggressive troops—sent by the 8 powers in 1900 to suppress the anti-imperialist Yihetuan Movement(义和团运动)

八国联军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帝国主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而组成的侵略联军,主要由英、俄、法、美、德、日、意、奥八个国家的军队参加。五月二十一日(6月17日),攻占大沽炮台,六月十八日(7月14日)攻陷天津,七月二十日(8月14日)攻陷北京。侵略联军陆续增加至10万人。八月(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继续扩大侵略战争,北犯张家口,东占山海关,南侵保定、正定。与此同时,沙俄以17万兵力侵占东北三省。次年七月二十五日(9月7日)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八国联军除留部分兵力常驻京榆铁路线外,其余撤兵归国。而侵占东北的沙俄军队却违约不撤,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拒俄运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8: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