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祖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祖望1705—1755

清史学家、文学家。字绍衣,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人。初补诸生。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科,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旋受权贵排斥,辞官归家,主蕺山、端溪书院,专心讲学著述。其性亢直,归家后贫病交加,衣食不济,然不受人赠。为学渊博无涯。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亦受万斯同影响,研治宋末和南明史事,留心乡土文献。著有《结埼亭集》,收集明清之际的碑传极多,富有史料价值。从四十二岁起,续修黄宗羲《宋元学案》,持续十年不息。四十五岁起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在史料校订上有所贡献。其答弟子问经史疑义,录为《经史问答》。另有《鲒埼亭文集》传世。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又号双韭。浙江鄞县人。年十四为诸生,十六岁能古文。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被选为贡生,至京师上书与方苞等论《礼》,苞大异之,声名鹊起。高宗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因是春会试已先成进士,不再与试,选庶吉士。为权相所嫉,次年散馆,列最下等,以知县候选,遂归,不复出。既归,贫且病,衣食不继,好学益勤,人有所馈,皆峻辞。主讲蕺山、端溪两书院,成就人材甚众,为学林所仰重。以疾卒于家。祖望学问渊博,于书无所不窥,经史诗文皆所擅长。平生最服膺黄宗羲,受其民族意识影响,尝辑《续甬上耆旧诗》一百二十卷,其中多收明末抗清烈士与遗民作品,志在表彰民族精神。其诗作也注重阐扬宋末、明季抗节死难之事,且“其题目小注,多关掌故,于南宋、残明事,搜索幽佚”(《越缦堂读书记》),不仅足资闻见,而且给反抗民族压迫者以鼓舞,如《漳浦黄忠烈公夫人写生画卷诗》、《扬州石刻文信公画象歌》、《瞿将军行》、《信宿姚江舟中偶作三哀诗》。有些作品甚至接触到现实中敏感的政治问题,如杭世骏以上言论“宜泯满汉之界”而得罪,祖望在《杭堇浦编修以言获谴诗以讯之》中将满汉问题化为北人、南人问题,并对杭氏主张表示同意。诗学宋,古拙质朴,有散文化倾向。著作极富,其重要者有修黄宗羲未完成之《宋元学案》、三笺《困学纪闻》、七校《水经注》。另有《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年华录》四卷、《句馀土音》三卷、《甬上望族表》二卷、《经史问答》十卷。其诗、文集有《埼埼亭集》三十八卷、《外集》五十卷。《清史稿》卷四八一、《清史列传》卷六八有传。其弟子蒋学镛、董秉纯为撰年谱一卷。

☚ 齐召南   王又曾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Quan Zuwang

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雍正十年(1732)举人。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后中进士,选翰林院吉士。因散馆回乡。从此,绝意仕进,不复外出,以著述授徒为业。曾主讲过浙江蕺山书院和广东端溪书院,但时间都较短。乾隆二十年(1755)终因贫病而死,终年50岁。
全祖望在学术上特别推崇黄宗羲,在史学上受清初史学家万斯同的影响较大。他平生注意搜集宋末及南明史料,留心乡邦文献,曾用10年时间续修黄宗羲的《宋元学案》,还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另著《经史答问》10卷。
全祖望的散文以碑传文居多,并享有盛誉。其内容都是表彰江南一带抗清烈士,文中能较好地把握人物性格,史料准确可靠,叙事清晰,文字清新流畅,富有感情。如《阳曲傅先生事略》、《厉樊榭墓铭》、《梅花记》都是名篇,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著有《鲒埼亭集》38卷,《外编》50卷,《诗集》10卷。另有《汉书地理志稽疑》6卷,辑补《宋元学案》100卷,《全校水经注》40卷,并补附4卷。

☚ 刘大櫆   袁枚 ☛

鲒埼亭集/鲒埼亭文录/鲒埼亭大集选注

☚ 紫竹山房文录   鲒埼亭集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清代学者,文学家。在文学思想上,他注重文以致用,这一点可以说是对韩、柳、欧、王、苏等传统文学理论的继承。他著书立说的目的是总结前代的学术思想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作为当时社会发展出路的探索。他曾搜集了大量历史文献,写出了许多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志士以及遗民的碑铭传记,目的是为了发扬民族正气。“史学所以经世,非空言著述”,他致力于实学,重视文章内容的表现,不尚空谈,“应酬文字,十九束阁”。他认识到学术不能脱离政治,但不附和统治集团的主观意旨,他看不起当时专搞考证既可避祸又可博高名禄位的考据派,对那些“以闭眉合眼,喔咿嚅唲伺察庙堂意旨随声附和”为不传之秘的义理派更所不屑。他主张不定一尊,对理学和其他各家各派,一律平等看待,没有门户之见。当然,他未能超出封建士大夫的立场,他也只能从儒家思想里去寻求自己的理论依据。

☚ 刘大櫆   袁枚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

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今属浙江)人。雍正举人,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同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回家后,再未出任。曾主讲浙江蕺山、广东端溪书院。全祖望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为清代浙东史学名家。散文创作以传记为主,保存了不少清代人物史料。其文风不拘成法,自然可观。晚年自订其文稿为《鲒埼亭文集》。

☚ 沈廷芳   朱仕琇 ☛

文惊试官

☚ 兄弟齐名   文惊试官 ☛

全祖望1705~1755Quan Zuwang

scholar,poet and literator of the Qing Dynasty.Works: A Collection of Jieqi Pavilion,etc.

全祖望1705—1755

清史学家、文学家。字绍衣,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人。乾隆进士。初为翰林。雍正时选贡入京师,为方苞所重。因受权贵排斥,辞官归家,生活清苦,专心著述。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并受万斯同的影响,精研宋末和南明史事,留心乡土文献。所著《鲒埼亭集》,收明清之际的碑传极多,富有史料价值。他续修黄宗羲《宋儒学案》,历时十年。曾七校《水经注》,又三笺《困学纪闻》。著有《续甬上耆旧诗》、《公车征士小录》、《经史问答》等。

全祖望1705—1755

清朝学者。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今宁波)人。乾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以不受重用,遂不复出。学问渊博,于书无不贯串。曾主讲绍兴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为浙东派著名学者。治学兼及经史、诗词,推崇黄宗羲,并续修黄宗羲的《宋文学案》,前后十多年。他十分注意南明史事,留心乡土文献,所著《鲒埼亭文集》收明清之际碑传很多。他一生撰述碑文甚多,均翔实有据,非一般谀墓文字可比。著有《经史问答》,《鲒琦亭文集》。(参考图624)

全祖望


全祖望書 (局部)


(清·康熙四十四年——乾隆二十年 1705~1755)鄞縣人。字紹衣,號謝山,亦號四明洞天總持。雍正舉人。乾隆初,舉鴻博,拜庶吉士。與首輔張廷玉忤,歸里,歷主蕺山學院、端溪學院,致力教授後進。祖望學識廣博,尤重網羅文獻,耽于金石,潜心表彰忠義。居家後,專事著述。非書法大家,但有佳作傳世。著書甚富,主要有:《鮚埼亭集》、《年華録》、《漢書地理志稽疑》、《平山堂記》、《水經注》(校訂)等。《鮚埼亭集》中多載金石題跋。


米萬鍾詩幅


(明 · 隆慶四年——崇禎三年 1570~1630)長安人。字仲詔,號友石,别號湛園。芾裔孫。萬曆二十三年(1595) 進士,拜江西按察使。為魏忠賢所惡,天啟五年(1625),魏黨倪文焕劾之,遂削藉。魏閹死,崇禎初,起太僕少卿,卒官。萬鍾得南宫(米芾)家法,妙善書畫,行、草與華亭董太史 (董其昌)齊名,時有 “南董北米”之譽。尤長于署書,擅名四十年,書迹遍天下。性好石,生平蓄奇石甚富,人謂無南宫之顛,而有其癖,世稱“友石先生”。著有《篆隸考譌》、《北征吟》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