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全民所有制经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全民所有制经济

生产资料由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种公有制经济。现阶段,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由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的国家占有,又称国营经济。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我国的主要经济基础。国营经济的前身是革命战争时期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的公营企业。建国以后,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而正式建立起国营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了大批全民所有制企业,使国营经济得到不断壮大和发展。我国全民所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的铁路、民航、邮电、银行、工厂、农场、商店等。由于过去对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国家对企业管得太多太死,不利于调动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造成了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和政企不分等弊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改革开放中,对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努力使国营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增强企业的活力,以便进一步巩固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充分发挥它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作用。

全民所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指建立在全民所有制基础上由国家所有、企业自主经营的经济形式。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领导的地位和作用。全民所有制的范围,包括矿藏、水域和属于全民所有的土地、森林等其他自然资源,以及属于全民所有的工厂、农场、交通运输事业、银行、商业企业等全民财产。它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通过“剥夺剥夺者”建立起来的,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而发展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向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提出了建立全民所有制的任务。与集体所有制相比,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高级形式,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在全体人民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上的平等;但与摆脱国家占有形式、没有商品交换、同实行按需分配联系在一起的共产主义全民所有制相比,则是一种不成熟的全民所有制。在中国,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采取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它具有如下的特点:(1)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服从全体人民的需要,在国家的统一计划指导下进行;(2)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制的管理,每一个企业都是相对独立的经营单位,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并对企业的盈亏享有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责任;(3)国营企业的纯收入,大部分由国家统一支配,为全国人民谋福利,小部分按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多少不等地留归企业自己支配,用来发展企业的生产,增加职工集体福利和用于对职工的奖励;(4)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钩,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分配,享有应得的福利待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对全民所有制经济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制度。所谓“统一领导”,指国家对全民所有制经济有统一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对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和发展方向有统一的计划和规定,对主要产品有统一的价格政策,对基本工资和奖励有统一的制度,对上缴的税收、利息和利润有统一的规定,等等。分级管理,指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地方各级都有一定的权力和独立性。毛泽东在谈到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时指出:“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这对我们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比较有利。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这样多,情况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毛泽东著作选读》,第729页)不仅如此,在重视地方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如果只扩大地方权力而忽视企业的自主权,那么,矛盾还是得不到解决。我国的全民所有制经济萌芽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根据地的公营经济。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而发展确立起来,它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主要经济基础,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保证社会主义方向和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巩固、发展和完善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壮大社会主义实力的基本条件。

☚ 一类物资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

全民所有制经济

economic sector under ownership by the whole peop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