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陶瓷技术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陶瓷技术

陶瓷技术

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西文的 “中国” (china) 一词又指 “瓷器”,反映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作为 “瓷器之国” 的形象。瓷器是陶器的高级形式。从外观上看,陶器吸水、不透明,而瓷器质地细密坚硬、不吸水、半透明。从物理构成上看,原料、温度和釉是区别陶与瓷的三要素: 陶的原料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瓷的原料瓷土 (或称高岭土) 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 陶的焙烧温度低,约900℃,而瓷的焙烧温度在1200℃以上;瓷器表面有高温釉,而陶器无釉或只有低温釉。
原始瓷器大约在商代即已出现,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在釉质和光洁度方面已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东晋时代,青瓷在南方已形成独特的制造体系。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烧制技术日益成熟,南方的青瓷则进入炉火纯青状态。特别是到了唐末宋初,南方地区的青瓷极为细腻和匀润。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 (又称 “柴窑”) 出产的青瓷器,颜色像雨后的青天,故被誉为 “雨过天青”,人们形容它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宋代的瓷器业发展最快,早在唐代即已闻名于世的昌南镇,于1004年被皇帝下令改为景德镇,因为那一年是景德元年,景德镇从此成为御窑。
宋代以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是青瓷、白瓷和黑瓷,从宋代开始出现彩瓷。彩瓷的前身是在单色瓷上刻印出花纹,后来发展出用彩笔在胎坯上画花纹,在胎坯上画好花纹再入窑烧制所得的叫 “釉下彩”,在烧好了的瓷器上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叫 “釉上彩”。“釉下彩” 中最著名的是“青花” 瓷,它始于宋代,后成为我国瓷器的主流,而 “斗彩”、“五彩”、“粉彩”瓷则属于 “釉上彩” 瓷。这些优质品类的瓷器,在后来不断发展,推出了大量精品和传世之宝。

☚ 数学   丝织技术 ☛
陶瓷技术

陶瓷技术

中国的瓷器驰名世界,西文的“中国” (China)一词又指“瓷器”,反映了在西方人眼里中国作为“瓷器之国”的形象。瓷器是陶器的高级形式。从外观上看,陶器吸水、不透明,而瓷器质地细密坚硬、不吸水、半透明。从物理构成上看,原料、温度和釉是区别陶与瓷的三要素: 陶的原料陶土含有较多氧化铁,瓷的原料瓷土 (或称高岭土)氧化铁含量低,氧化铝含量高; 陶的焙烧温度低,约900℃,而瓷的焙烧温度在1200℃以上; 瓷器表面有高温釉,而陶器无釉或只有低温釉。
原始瓷器大约在商代即已出现,三国、两晋时期的瓷器在釉质和光洁度方面已有了显著的改进和提高。东晋时代,青瓷在南方已形成独特的制造体系。隋唐时期,北方白釉瓷的烧制技术日益成熟,南方的青瓷则进入炉火纯青状态。特别是到了唐末宋初,南方地区的青瓷极为细腻和匀润。后周世宗柴荣的御窑 (又称 “柴窑”) 出产的青瓷器,颜色像雨后的青天,故被誉为 “雨过天晴”,人们形容它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宋代的瓷器业发展最快,早在唐代即已闻名于世的昌南镇,于1004年被皇帝下令改为景德镇,因为那一年是景德元年,景德镇从此成为御窑。
宋代以前发展得比较成熟的是青瓷、白瓷和黑瓷,从宋代开始出现彩瓷。彩瓷的前身是在单色瓷上刻印出花纹,后来发展出用彩笔在胎坯上面画花纹,在胎坯上画好花纹再入窑烧制所得的叫 “釉下彩”,在烧好了的瓷器上彩绘再经炉火烘烧而成的叫 “釉上彩”。“釉下彩” 中最著名的是“青花”瓷,它始于宋代,后成为我国瓷器的主流,而 “斗彩”、“五彩”、“粉彩”瓷则属于 “釉上彩”瓷。这些优质品类的瓷器,在后来不断发展,推出了大量精品和传世之宝。

☚ 数学   丝织技术 ☛
0000450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