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义 |
它(*牠)★★★ 00192名

tā ❶代代指人以外的事物。这狗不咬人,别怕它|它的功能多着呢! →❷代用在动词后面,表示虚指。干它一场|玩它一会儿用法说明下边是“匕”,不是“ ”。由“它”构成的字有“坨” “驼” “砣” “柁”等。
❶书面上用来称人以外的事物。 a.作主语。 硅旧称矽,~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墙外有一株白杨,~很高很高|草地上坐着一只熊猫,~正吃着竹子。 b.作宾语。 钛这种稀有金属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制造特种合金钢离不开~|蜘蛛是益虫,别伤害~|他对命运的安排感到不平,想反抗~,改变~。 c.作定语。 这只花瓶是景德镇的,~的制作工艺称得上绝无仅有|紫貂产于我国东北,~的皮毛很珍贵|有时太阳走入云里,~的光线仍从云里透射下来。 d.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 小兔奔跑着,一只鹰向~扑来。 ❷虚指,没有实际意义,无具体指代作用。也可写作“他”。 今年先办~几个小厂,明年再扩大经营|这事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❸用于泛指,指不确定的事物。 羊群也站住了,你的头挤着~的尾巴,~的角又磨着旁的肚子。 【构】 单纯词。 【辨】 它和他、她:见“他”。 【注意】 “它”的复数指称不止一个事物时,只用于书面语。“它”之前一般没有限制或修饰性词语。
字源解说 “它”与“虫”、“也”同源,都是“蛇”的本字,后分化。它,甲骨文 像头尖 身长 的爬行动物。造字本义:蛇。有的甲骨文 将蛇头 写成“箭号” 。有的甲骨文 则将“箭号” 写成 。金文 承续甲骨文字形 。有的金文 、 将甲骨文字形中“箭号”般的蛇头 、 变形成 、 。有的金文 在蛇的腹部位置加一竖指事符号,强调蛇腹神奇的弹性与消化能力,突出“蛇吞象”的贪婪特征。蛇,形象神秘,行动阴险,无所不吞,在古人眼里,蛇(它)是人类的对立物,因此用“它”指代人类以外的所有事物。篆文 省去金文字形 中的一竖指事符号,突出蛇头形象。当“它”的“蛇”本义消失后,篆文异体字 再加“虫”,强调其爬行特征。隶书 承续篆文字形。楷书 将隶书的独体结构分解成“宝盖头” 和“匕” ,至此“它”的蛇头形象消失。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長,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艸居患它,故相問無它乎。凡它之屬皆从它。蛇,它或从虫。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它,蛇。字形采用“虫”的结构,通过拉长“虫”的尾巴形成“它”字,字形蛇的身子蜷曲而垂尾的形状。上古时代的人们居住在草野之中,总是担心虫蛇的侵害,因此见面时总是互相问候说“你没碰到蛇吧?”所有与它相关的字,都采用“它”作边旁。“蛇”,这是“它”字的异体字,采用“虫”作边旁。 引申线索

【字族索引】 它 匕
【同音字】 t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