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知先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知先觉 万章问曰:“人有言‘伊尹①以割烹要汤②’,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③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④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⑤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⑥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⑦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末闻以割烹也。”(《孟子·万章上》) 注释 ①伊尹:商初大臣,名伊,生于伊洛流域古有莘国的空桑涧(今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莘乐沟)。因为其母亲在伊水居住,以伊为氏。尹为官名。②割烹要汤:割,割菜;烹,烹饪;要,取悦,强求;汤,汤王。③一介:一芥,一棵草,指微少。④嚣(xiāo)嚣然:怡然自得、不屑一顾的样子。⑤畎(quān)亩:畎,田间的水沟。畎亩,田间。⑥内:纳。⑦枉己:己枉,自己不正不直。 【译文】 孟子的学生万章问道:“有人说‘伊尹是以烹饪技术好而取悦于汤王的’,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没有,不是这么回事。伊尹在他的有莘国的田野里农耕,而欣赏尧舜的治国之道。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把天下作为俸禄送给他,他也不屑一顾;即使一次送给他四千匹骏马,他也不看一眼。如果不符合义、不符合道,即使是最微小的东西、他也不送人,即使是最微小的东西、他也不求人。汤王派人带着钱币前来聘请他,他怡然自得、不屑一顾地说‘我难道是为了汤王的钱币吗?我受币前去为汤王效力,哪有我在田间劳作、在心中欣赏尧舜的治国之道自在呢?’汤王前后三次派人前去聘请伊尹,伊尹最后幡然改变了主意,说‘我与其在田间劳作、在心中欣赏尧舜的治国之道,哪里比得上我协助汤王让他成为尧舜那样的圣王呢?哪里比得上我让那里的人民成为尧舜时代的人民呢?哪里比得上我亲身实践让它变成现实呢?天生万民,就是要让先知的启发后知的、让先觉的启发后觉的。我就是那先知先觉的人啊。我应当用那大道去觉悟他们。我不去觉悟他们,还有谁呢?’思想着,哪怕天底下还有一男或一女没有受到尧舜圣王之道的恩泽,那就好像是自己把他或她亲手推进了阴沟里。伊尹自认为担负着天下泽民、福民的重任,就前去为汤王效力、并说服他讨伐夏桀、拯救那些处于苦难中的人民。我没有听说过自己不正不直而能够成为表率、正人的,更何况自己不正直而能够匡正天下呢?圣人的行为各自有所不同,有的远离君主、有的亲近君主,有的离开了朝廷、有的留下来做官了,但是他们都能够做到洁身自好。我听说伊尹是以尧舜之道取悦汤王的,而不是以烹饪技术。 感悟 作为一位明智的臣子,伊尹可谓能进能退、能远能近之人。因为他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知先觉❶谓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早于一般人。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三讲: “先知先觉的是发明家,后知后觉的是宣传家,不知不觉的是实行家。”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成〉见“先觉先知”。 先知先觉(反)后知后觉 先知先觉 先知先觉比别人更先认识事物,更先觉悟。 ☚ 先见之明 心明眼亮 ☛ 认识2 认识2认(认得;认的;认着) 识(识却;省识) 知 另见:知道 了解2 掌握2 理解 熟悉 ︱不认识 ☚ 认识2 各种认识 ☛ 觉悟 觉悟悟(悟觉;敏悟;敏晤;明悟;灵悟;豁悟) 寤(开寤;晓寤) 觉醒 开觉 另见:认识 明白2 唤醒 发觉 醒悟悔改 ☚ 看透 熟悉 ☛ 先知先觉指认识事物先于众人的人。语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知指知事之所以然,觉指识事物之理(规律)。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a person of foresight;a person whose ideas are far in advance of his age; a spiritual leader of men; have foresight 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孟子·万章上》) They who are first informed should instruct those who are later in being informed,and they who first apprehend principles should instruct those who are slower to doso. 先知先觉person of foresight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觉:对事物有所认识。指对事理的认识比一般人早的人。have foresight, a person of foresight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解义】对哲理和社会政治等问题的认识理解比一般人更早。也作“先觉先知”。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对大事知道或认识比一般人为早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❶ 形容认识事理在别人之前。路遥《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五叔~地预言了儿子的结局。”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指认识事理早于一般人。 先知先觉xiānzhī-xiānjué《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后以“先知先觉”指对人类或社会的事理,在认识上较一般人为早的社会精英。也指在思想认识上处于先进地位。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❶ 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早于一般人。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解义】 对哲理和社会政治等问题的认识理解比一般人更早。 先知先觉xian zhi xian jue知:认识。觉:觉悟。指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比一般人都早的人。也指认识事理早于旁人。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指对事物的认识在别人之前,觉悟比别人早的人。 先知先觉xiānzhī-xiānjué〔并列〕 知,认识;觉,觉悟。指对事物认识、觉悟比一般人都早。语本《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鲁迅《文艺与政治的岐途》:“到了后来,社会终于变动了,文艺家先时讲的话,渐渐大家都记起来了,大家都赞成他,恭维他是~。” 古心古貌;先知先觉 古心古貌;先知先觉gǔ xīn gǔ mào;xiān zhī xiān jué【上】心:思想,感情。貌:容貌。指思想和容貌都有古人的风范。 ☚ 功垂竹帛;名标青史 海涵地负;山峙渊渟 ☛ 先知先觉xiān zhī xiān jué先:在先,早。知:认识。觉:觉悟。称赞对事理的认识早于一般人的人。《孟子·万章上》:“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也作“先觉先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