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先天性主动脉狭窄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先天性主动脉狭窄 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狭窄分瓣上、瓣膜及瓣下狭窄三类(图1)。 图1 主动脉狭窄的瓣下、瓣膜及瓣上狭窄三类及其亚型 本病在先天性心脏病中占2~5%,男女发病比为2~4:1,症状轻重在于代偿功能的好坏。婴儿期发生心衰多示预后不良,有突然死亡者。儿童期虽有较重度的主动脉狭窄,有的病例无明显症状。症状包括劳累后气短、疲乏;重者有心绞痛、晕厥以至左心衰竭。 体征:右第二肋间粗糙收缩期杂音,向颈部或少数向左侧及心尖部传导。瓣下狭窄杂音可在左侧Ⅲ~Ⅳ肋间最响,第二心音低钝并分裂;瓣下狭窄因主动脉瓣完整,第二心音比较清脆。有25%病人可闻及关闭不全的舒张期杂音。局部扪及震颤或心前区可见心收缩期抬举,血压正常或偏低,脉压小,脉搏弱而慢。 心音图呈菱形喷射性杂音图形。 X线片示心影扩大,左室扩大为主;瓣膜狭窄呈现狭窄后主动脉扩大。透视下见主动脉搏动增强。有时见瓣膜钙化影。 心电图检查:在胸前导联呈左室肥厚,心肌劳损;早期心电图可能正常。心向量图示左室肥厚。 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有利于病变的定位和判断狭窄的程度,检查有无合并其他畸形。左心导管检查可测左室及主动脉压及心排出量,估计左室功能及左室容量,二尖瓣功能等。连续测压可得出主动脉狭窄的各种典型 (1)瓣下狭窄示左室、瓣下腔、主动脉压力曲线 (2)瓣上狭窄示左室、瓣上腔主动脉压力曲线 (3)肥厚性瓣下狭窄示左室、左室流出道、主动脉压力曲线 (4)主动脉瓣狭窄示左室主动脉压力曲线 图2 不同类型主动脉狭窄压力曲线图(压力mmHg) 曲线,便于诊断(图2)。超声心动图也用于主动脉狭窄的定位,判断狭窄程度及左室功能,便于术后对病情的观察。 病人出现症状,检查有主动脉狭窄; 心脏扩大及心室肥厚,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大于6.67kPa都宜手术治疗。 1918年Tuffier首次企图用手指扩大主动脉瓣狭窄。1950年Bailey第一次经左室闭式扩张主动脉瓣狭窄。1956年Lewis、Swan等用低温阻断循环方法直视下切开狭窄的主动脉瓣。现在都用体外循环,切开主动脉进行手术。瓣上膜样狭窄可切除纤维隔膜; 瓣上弹力纤维增生性环状缩窄多不能彻底切除,可纵行切开主动脉,用补片修补来扩大管腔。瓣膜狭窄中的单瓣畸形,如简单地切开瓣膜以扩大瓣口,必造成主动脉关闭不全的严重后果,因切开的瓣膜完全没有支持。因此单瓣畸形多做瓣膜换置。二瓣畸形应仔细沿融合的瓣叶连合切开,在近主动脉壁处留2mm不切开,以免瓣叶失去支持。三瓣畸形必须在判定瓣叶发育良好及瓣叶连合附着于正常位置时,瓣膜切开的效果才较满意。否则,盲目的按畸形的三瓣叶连合处切开,也会发生瓣膜关闭不全。限制性瓣膜切开虽留下轻度的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但比瓣膜狭窄完全消除所致的瓣膜关闭不全要好。瓣下狭窄可牵开主动脉瓣在直视下切除,在左、右瓣叶连合下部分切除多较安全,其他部位的广泛切除有可能造成损伤如二尖瓣功能不全、室间隔穿孔或心传导阻滞等。 主动脉狭窄的手术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术后可允许的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在4.00kPa以下。部分病人术后发生瓣膜再狭窄或钙化,多需要第二次手术或瓣膜换置。婴儿期有心力衰竭的手术死亡率可高达50%,多与复杂畸形有关。2岁以后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胚胎期主动脉或左室流出道发育不全并累及主动脉瓣及瓣环者,预后很差。 ☚ 二尖瓣关闭不全 后天性主动脉瓣狭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