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米托蒽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米托蒽醌 【别名】:二羟蒽二酮,丝裂蒽醌 作用 (1)为合成的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药物,结构与多柔比星相近似。为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G0期细胞也有作用,耐药主要由于细胞膜的P糖蛋白。 (2)作用机制为嵌入DNA和形成交叉键链,对RNA的合成也有抑制。 (3)进入血中后95%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排出呈三室模型,在体内因与组织结合而排出缓慢。在肝中代谢,尿中在5d内才有6.5%排出,另由胆汁排出2.7%,粪便18%。严重肝功能损害的病人应减低剂量。 用途 (1)主要用于乳癌、恶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 (2)对肺癌、黑素瘤、软组织肉瘤、多发性骨髓瘤、肝癌、大肠癌、肾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睾丸肿瘤、卵巢癌和头颈部癌也有效。 用法和用量 (1)实体瘤:静脉冲入:10-14mg·m-2,每3-4周1次。骨髓移植的病人可一次给到75mg·m-2。 (2)白血病:静脉注射:12-20mg·m-2,连续5-7d。或10-14mg·m-2,每3-4周一次。儿童单次剂量最高可达24mg·m-2。联合化疗剂量可酌减到8-10mg·m-2,每3周一次。 剂型与规格 注射剂:10mg,40mg,瓶。 注意事项 (1)骨髓抑制是限制剂量提高的原因,白细胞减少在给药8-15d达最低值,22d时恢复。 (2)心脏毒性低于多柔比星,若已用过蒽环类药物,或累积剂量>140-160mg·m-2,约有10%可有明显心脏毒性。既往病人应用多柔比星的剂量>350mg·m-2,必须在心功能正常时,才可给予此药。故用药前每次要监测心功能。用药后每周检查白细胞和血小板1次。 (3)消化道反应常见,但不严重;脱发远轻于多柔比星。 (4)静脉用药外溢时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或坏死。用药后尿呈蓝色。 (5)总剂量不得>100-200mg·m-2,因与多柔比星有协同作用,如果已用过多柔比星,且总量达400mg·m-2者不能再用本药;如其总量已达300mg·m-2,而不得不应用本药时,应在心脏监护下再用本药。与其他明显抑制骨髓的抗癌化疗药同用时,应相应减少本药用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