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安西王府遗址
位于市东北3公里处,地属龙首原之余脉,东临浐河,与唐大明宫在同一线上。元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封其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次年于此修建华丽的王府——安西王宫。蒙语称斡耳垛。俗称达王殿。王府建筑久圮。经1957年考古勘测证明,安西王府城城基保存完整,平面呈长方形,四角有角楼,有东、西、南三门,东西二门对称。南门基宽14米,门道宽12米。城中央有一宏大的夯土台基,高出地面2—3米,南北长约185米,东西宽约90米,当为宫内一处宫殿的遗址。于此出土5块铸有阿拉伯数字的方形铁板,边长为14.2厘米,厚1.5厘米,考证是阿拉伯数码字的幻方,这是我国数学上应用阿拉伯数字最早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