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儿童保健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儿童保健卫生保健工作重要内容。四川学前儿童散居数量大。1950年重庆市仅有托儿所10所,收托儿童650人; 成都市有53所,收托4611人。在逐步发展托儿组织的同时,加强对儿童保健的管理、指导。1957年卫生部颁发 《城市、厂矿托儿所管理条例》,省卫生厅组织对托儿所长、教养员、保育员进行培训,年底各类托儿组织达47646个。1979年加强各地保健机构对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三级保健网逐步形成,配合在11个市 (地、州) 开展对3岁以内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1982年全省3岁以内入托儿童达12.8万人,入托率3.5%。通过普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麻疹1985年分别比1972年下降99.05%、89.97%、88.13%、95.33%。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由1950年~1972年居法定传染病首位退居第四、五位。50年代在推广新法接生的同时,普遍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宣传,60年代重点进行佝偻病、贫血等儿童营养性疾病防治。1979年省内各医学院校、医疗、保健机构先后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开始进行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监测及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明显提高。全省活动性佝偻病及后遗症明显减少,佝偻病造成的严重畸形则更为少见,佝偻病防治已列为儿童保健常年工作。广泛调查表明小儿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经常性防治工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科学喂养,研制强化食品,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保健child health系对儿童身心健康正常发展所采取的综合性保护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胎儿期保健、围产期保健、婴幼儿期保健、学前期保健、学校卫生保健、预防免疫、儿童多发病防治、卫生知识教育与卫生习惯培养等。我国有较完善的儿童保健机构,如各级妇幼保健院、站、所,儿童保健院、站、所及综合性医院的妇、儿科,以及大城市的妇产科医院及儿童医院等。对托儿所、幼儿园,城乡街道基本实现了划区保健、分片包干、医疗与保健结合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儿童保健工作指以小儿为对象的一切预防医疗措施,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或基础)预防是增强体质,杜绝疾病; 二级预防是防病于萌芽之中,如筛查克汀病并在新生儿期开始甲状腺激素治疗以防症状的发生; 三级预防是早期诊断和彻底治疗疾病,以防并发症及后遗症。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 小儿年龄分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