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儿童保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儿童保健

卫生保健工作重要内容。四川学前儿童散居数量大。1950年重庆市仅有托儿所10所,收托儿童650人; 成都市有53所,收托4611人。在逐步发展托儿组织的同时,加强对儿童保健的管理、指导。1957年卫生部颁发 《城市、厂矿托儿所管理条例》,省卫生厅组织对托儿所长、教养员、保育员进行培训,年底各类托儿组织达47646个。1979年加强各地保健机构对城乡儿童保健工作的管理,三级保健网逐步形成,配合在11个市 (地、州) 开展对3岁以内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1982年全省3岁以内入托儿童达12.8万人,入托率3.5%。通过普种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麻疹1985年分别比1972年下降99.05%、89.97%、88.13%、95.33%。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由1950年~1972年居法定传染病首位退居第四、五位。50年代在推广新法接生的同时,普遍开展科学育儿知识宣传,60年代重点进行佝偻病、贫血等儿童营养性疾病防治。1979年省内各医学院校、医疗、保健机构先后开设儿童保健门诊,开始进行婴幼儿神经、精神发育监测及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明显提高。全省活动性佝偻病及后遗症明显减少,佝偻病造成的严重畸形则更为少见,佝偻病防治已列为儿童保健常年工作。广泛调查表明小儿营养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喂养不当,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经常性防治工作,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科学喂养,研制强化食品,纠正儿童不良饮食习惯。

儿童保健child health

系对儿童身心健康正常发展所采取的综合性保护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胎儿期保健、围产期保健、婴幼儿期保健、学前期保健、学校卫生保健、预防免疫、儿童多发病防治、卫生知识教育与卫生习惯培养等。我国有较完善的儿童保健机构,如各级妇幼保健院、站、所,儿童保健院、站、所及综合性医院的妇、儿科,以及大城市的妇产科医院及儿童医院等。对托儿所、幼儿园,城乡街道基本实现了划区保健、分片包干、医疗与保健结合的工作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工作指以小儿为对象的一切预防医疗措施,按其所起作用可分为三级。一级(或基础)预防是增强体质,杜绝疾病; 二级预防是防病于萌芽之中,如筛查克汀病并在新生儿期开始甲状腺激素治疗以防症状的发生; 三级预防是早期诊断和彻底治疗疾病,以防并发症及后遗症。
儿童保健包括身心二方面内容。增进营养、母乳喂养、体质锻炼、预防接种和传染病管理等一级预防措施,是当前保健的重点内容,但精神卫生、促进小儿社会心理发育也应受到同样重视。1981年卫生部在上海召开了城乡托儿所保教工作经验交流会,着重指出了教育对婴幼儿发育的重要性,提出了以躯体保健为基础、保教结合的口号。
按小儿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儿童保健又可分胎儿、新生儿、婴幼儿、儿童期(学前儿童与学龄儿童)和青春期保健。
我国儿童保健工作在整个卫生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央卫生部妇幼司和地方卫生厅、局、妇幼处的领导下,省(自治区)、市设有儿童保健院(所)或妇幼保健院(所),市区设儿童(或妇幼)保健所(站),街道医院设妇幼组,下有卫生站,农村也有相应的设施。这种先进、完善的组织体系保证着防治结合及对个人、家庭、集体进行综合性预防等方针的执行,并使保健宣传和预防接种等工作做到每户家庭。
儿童保健门诊、托儿所、幼儿园是基层的保健机构,在各级儿童保健行政部门直接或间接领导下,均担负上述保健的各项工作。街道医院及其所属保健站也为散居儿童提供保健服务。有的教学医院和城市三级医院的儿科或儿童保健科也设保健门诊,接受市、区卫生行政领导机关分配的部分基层工作,又向市保健所提出建议,为区保健所进行技术咨询,把街道、区、市三级医疗机构的工作结合起来; 这也是我国儿童保健的一个特点。

☚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   小儿年龄分期 ☛
0000578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