豳风·七月轴
清张照书,楷书,纸本洒金笺。曾为清宫收藏,字幅上钤“乾隆鉴赏”、“乾清宫鉴赏”、“石渠宝笈”、“宝笈重编”等鉴藏印玺。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豳风·七月》为《诗经》 中一首叙事诗,张照用楷书书录。写得沉着端庄,圆健纯熟。笔力直注,如流金出冶,随范铸形,精彩动人。融合诸家之长,直可追步王右军。张照 (1691—1745) 字得天,号经南,又号天瓶居士,华亭 (今上海松江) 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充经廷讲官。通法律、音乐,善为文辞,乾隆列其为五词巨之一。其书法精绝,初从董其昌入手,继乃出入颜、米,气魄雄浑,自成一家。深得皇帝赏识,内府收藏不下数百种,康熙曾作诗评曰: “……羲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即今观其迹,宛似成于昨。精神贯注深,非人所能学。” 张照对于书法理论也极有研究,认为创作时必须适当控制感情意志 (既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无所寄托,应该使主观情意与书法的自身要求相一致,落笔之际才能浑然一体,不滞不滑,不散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