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假途灭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假途灭虢

假途灭虢(guo国)

春秋时,晋献公派人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国国君不听大夫宫之奇的劝告,答应了晋国使臣的请求。结果晋国灭掉虢国以后,在回师途中驻扎在虞国,乘机袭击虞国,把它灭掉了,并捉住了国君虞公。事见《左传·僖公五年》。假途,借路,这里指军队借路通过。虢,国名,这里指北虢,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南。虞国故地在今山西平陆县北。

☚ 迢递   秭归 ☛
各种计谋

各种计谋

军事计谋:兵谋
用兵的计谋:韬略 豹略 豹韬 术略
 谋略,韬略:机略
 雄大的韬略:雄韬大略
以借路的名义进兵然后回师消灭对方的计谋:假道灭虢 假虞灭虢 假途伐虢 假途灭虢
破坏敌方的计谋:伐谋
攻心的计谋:楚歌之计
以美人为诱饵的计谋:美人计
故意损伤自体以骗取信任的计谋:苦肉计
秘密的计谋:秘谋 秘计 秘道 秘画
蓄藏已久的计谋:蓄谋
随机应变的计谋:权谋 智意
 机智,权谋:机权
 深沉机变的计谋:机心
能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的计谋:机谋 心机
 用兵的机谋:兵机
微小的计谋:纤谋

☚ 计谋   好的计谋 ☛

兵不厌诈

兵不厌诈

兵不厌权 军不厌诈
以假乱真:虚虚实实
对敌人实施蒙蔽性活动:布置疑兵
暗地里搞欺骗活动:瞒天过海 过海瞒天
为掩盖力量虚弱而以空城骗过对方:空城计
引诱敌人深入我方利于围歼的地区:诱敌深入
假托借路,行灭亡该国之实:假途灭虢
为引出某人而故意打击他人:打草惊蛇 惊蛇打草
(用兵作战时尽量使用欺诈等计谋来迷惑敌人:兵不厌诈)

☚ 其他军事策略   手段 ☛

假途灭虢

成语。原指春秋晋国向虞国借道灭虢,返回时顺路灭掉虞。后指以向对方借道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的诡计。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代小诸侯国名,指“北虢”,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注:“自晋适虢,途出于虞,故借道。”虞公不听劝谏,答应了晋军过境。结果是晋军在灭掉虢国后的班师途中又灭掉了虞国。

假途灭虢

指以向对方借道路为名,行消灭对方之实的诡计。原指春秋晋国向虞国借道灭虢,返回时顺路灭掉虞。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代小诸侯国名,指“北虢”,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左传·僖公二年》: “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壁,假道于虞以伐虢。”参见“假途灭虢之战”。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borrow a passage (/road/way)(through Yu) to destroy (/exterminate)Guo—attack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ur’s territory
❍ 晋人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假道于虞以伐虢。(《孟子·万章上》) The people of Jin,by the inducement of a gem of Chuiji,and four horses of the Qu breed,borrowed a passage through Yu to attack Guo.
❍ 孔明军师已知道都督“~”之计,故留赵云在此。(《三国演义》484) Kongming knows that you want to try the ruse of “borrowing a road to destroy Guo”.And so he stationed me here.

假途灭虢jia tu mie guo

subjugate the state of Guo by asking for the right of the way across its territory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ɡuó

假:借;途:道路;虢:指春秋时的诸侯国名。原指晋国向虞国借道灭虢,在返回时又顺便把虞国灭了。现多比喻以借道为由,预谋消灭对方。attack the enemy by passing through a common neighbour’s territory, borrow a passage to destroy the enemy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ɡuó

假途:借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名。晋国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回师之际又将虞国灭掉。指以借路为名而行消灭对方之实的策略。《三国演义》五六回:“玄德又问如何,孔明曰:‘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出处〕《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变式〕假道灭虢
〔辨析〕虢,不能读hǔ。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假途:借路,假道。虢:春秋时诸侯国名。《左传》记载,晋国向虞国借道去攻打虞的邻国虢国,虞国答应了晋国的要求,但晋国灭了虢国以后,在回师途中,把虞国也灭了。后泛指先借路使用,其后顺便将之灭亡的策略。
〔例〕现代国际社会里,很难再有~的事情发生了。
【辨析】“假途灭虢”与“顺手牵羊”都含有顺势达到某种目的的意思,但区别很大:“假途灭虢”是指先借路使用,其后顺便将之灭亡的策略;“顺手牵羊”现多指顺手拿走别人的东西。
【提示】“假”虽是“借”的意思,但不能写作“借”。“虢”不读guǒ。

假途灭虢jiǎtú-mièguó

假: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指以攻击另一方为托辞向对方借用某种条件,等消灭另一方后再回过来消灭或控制对方。参见“唇亡齿寒”。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借条路去灭虢。《左传·僖公五年》载,晋向虞借路去灭其邻国虢,灭虢后,晋在归途又顺势灭了虞。后泛指以借路为名来消灭对方的阴谋。也作“假道灭虢”。

假途灭虢jia tu mie guo

假途:借道。虢:春秋时的一个国家。据《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国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在灭虢后的回师途中又灭了虞国。后泛指以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谋。
【也作】假虞灭虢
【注意】假,不读jia,不可理解为“真假”的假。

假途灭虢jiǎtú-mièguó

〔偏正〕 利用向虞国借路打虢国之名,顺便将虞国也消灭了。指以借路为名,进行灭亡该国的策略。语本《左传·僖公二年》:“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三国演义》56回:“此乃‘~’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 虢,不读作hú。
△ 贬义。多用于军事策略方面。
也作“假道灭虢”。

假途灭虢jiǎ tú miè guó

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三门峡一带。原指晋国向虞国借道去灭虢,返回时顺便将虞也灭掉。后指以向对方借路为名,行灭亡对方之实的计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