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倭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倭寇wōkòu

明代称日本海盗,他们经常侵扰朝鲜和我国沿海。

倭寇wōkòu

〈名〉明朝时期骚扰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击退倭寇。

倭寇wōkòu

【释义】
14世纪到16世纪常在朝鲜和我国沿海骚扰抢劫的日本海盗。

【色彩】
贬义。

【扩词】
倭寇入侵︱驱逐倭寇︱抗击倭寇。

【造句】
 ❍ ~时常骚扰我国沿海百姓,百姓们深恶痛绝。
 ❍ 人民奋起抗击凶恶的~,一次又一次把他们赶回大海。

【正音】
“倭”不念作“委”wěi。

【正形】
“倭”不写作“矮”。

强盗

强盗

寇(贼寇) 匪(匪徒;匪类) 盗(萑苻之盗;萑蒲之盗) 贼徒 暴客 豪客 强人 棒子手
贼寇、仇敌:贼奴
拦路抢劫的强盗:响马
占据山林的强盗、土匪:草寇
聚集山林的强盗:绿林好汉 绿林强盗 绿林大盗 绿林豪客 绿林豪士 绿林豪杰
聚集山林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集团:绿林
强盗中的著名人物:草莽英雄 英雄草泽草昧英雄 草窃英雄
出没在海洋上的强盗:海盗 海寇 海匪鲸鲵
14-16世纪骚扰抢劫朝鲜和我国沿海的日本海盗:倭寇
流窜于江河湖海中横行抢劫的强盗:江洋大盗 江洋之盗
抢劫、叛乱、破坏社会治安的人:盗寇 盗匪 寇贼 钞贼 匪盗
逃匿的盗匪:遁贼
残余的寇贼:余氛 残匪 寇孽
经常抢夺别人财物、从事盗劫活动的人:惯盗
惯匪大盗:宿盗
经常抢劫、行凶的匪徒:惯匪 宿寇 积寇
有组织的匪徒:匪邦
骑马抢劫的盗匪:马贼
拦路抢劫的强盗:剪径强人
地方上的武装强盗:胡匪 胡子
在地方上抢劫财物,为非作歹,残害人民的武装匪徒:马子 蹚家 毛子 土匪
土匪、强盗:棒客
民国初年称土匪:刀客
流动不定的土匪:流寇 游寇
成批的土匪:股匪
顽固不化的土匪:顽匪
明火执仗的强盗:光火贼
暗藏的盗匪:窝匪
凶暴的贼徒:桀贼
(行为像强盗那样的人:强盗)

☚ 各种状况的盗贼   害人的人 ☛

倭寇

劫掠我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由日本南北朝时期因混战而失败的武士组成。早在明初,他们就不断侵扰我国沿海,进行走私和抢劫。永乐十七年(1419年),明总兵刘江大破之于望海(今辽宁金县东北),其势渐衰。嘉靖初年,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与细川氏的贡使,在宁波发生冲突,乘机大肆掠夺,明廷下令停止贸易。自此倭寇就勾结沿海的奸商、土豪、海盗大肆进行劫掠与走私,致使倭患严重,沿海诸省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均受其害,而以福建、浙江、江苏最为严重。被害群众达数十万。经过抗倭名将谭伦、戚继光、俞大猷和沿海各地人民的多年血战,直至嘉靖末年倭患才逐渐平息。

倭寇

明代时从日本来侵扰中国的海寇。1419年6月,明军全歼数千倭寇。1523年,倭寇侵入浙江沿海。杀害民众达数十万人。1553年,俞大猷率军在浙江歼倭寇2000人。1561年戚继光在台州九战九捷。1565年,二人配合,消灭了在广东沿海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上被肃清。

倭寇

14—16世纪劫掠中国与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14世纪日本处于南北朝时,内战中失败的武士、溃兵及商人流为海盗,自元末明初始,劫掠中国沿海。15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期,部分封建主与寺院地主支持海盗活动,倭寇又趋猖獗。嘉靖时重颁禁海令,不准与日本通商。倭寇便乘海防空虚勾结中国沿海地区的土豪、奸商、流氓等武装走私,大肆抢掠。东南沿海居民在戚继光、俞大猷等爱国将领统帅下,奋起抗击,最终荡平倭寇。

倭寇

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由日本南北朝时期因混战而失败的武士组成。

倭寇

倭寇

14至16世纪劫掠中国沿海的日本海盗集团。14世纪日本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混战不已。在内战中失败的封建主、武士、溃兵、浪人、商人组成海盗集团,在封建诸侯、寺院、大地主的支持下,经常侵扰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地沿海一带。中国从元末明初开始,东南沿海地区居民惨遭掠杀,倭寇成为一大祸患。15世纪后期,日本进入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与明朝通商,但受到明朝执行朝贡贸易和海禁政策的限制,于是日本海盗集团乘中国海防松弛就与沿海奸商大贾、土豪富户相勾结,在江、浙、闽等沿海地区大肆烧杀劫掠,激起人民的愤恨。爱国将领戚继光、俞大猷等率领中国军民英勇抗击倭寇,至嘉靖四十四年 (1565),最终平息了倭患。

☚ 张居正改革   戚继光 ☛

倭寇wo kou

【历史】Japanese pirates

倭寇wo kou

Japanese pirates

倭寇

公元14世纪至16世纪劫掠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日本海盗集团。早在明朝初年,倭寇即骚扰我国沿海各地。从明英宗以后,倭寇渐趋猖獗,至嘉靖年间达到顶点。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至1564年浙江、福建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奉命剿倭,倭寇纷纷败逃澎湖、台湾,作为继续进犯闽南、粤东沿海的巢穴。1603年倭寇仍不断侵扰台湾,明朝政府派将军沈有容和陈第率师往剿,倭贼大败。至1636年,日本颁布法令实行闭关锁国,台湾倭患始告绝迹。倭寇侵扰台湾长达200年,给台湾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害。

倭寇

十四至十六世纪劫掠我国和朝鲜沿海地区的日本海盗集团。1336—1396年是日本史上南北朝分裂时期。在混战中失败的武士,到海上进行走私、抢劫,成为倭寇。明朝与朝鲜都受其害,不得不加强海防御倭。1467—1573年, 日本进入“战国时期”,倭寇队伍日益扩大,造成了明代中叶的严重倭患。嘉靖二年(1523), 日本贡使在宁波发生冲突,乘机焚掠,明政府下令停止贸易,撤消贸易机关“市舶司”。沿海依靠通商发财的大商人大地主,便出海“通番”。倭寇遂与明朝的土豪奸商相勾结,掳掠抢劫,形成严重倭患,嘉靖三十一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害者达数十万,尤以江苏、浙江、福建为最甚。在沿海人民抗倭斗争的推动下,名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经过多年血战,到嘉靖末,终于平定了倭患。(参考图52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