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堕wǒ duò❶古代妇女发式名。司空曙《长林令卫象锡丝结歌》:雪发羞垂倭堕鬟,绣囊畏并茱萸结。 ❷形容发式美好。温庭筠《南歌子》:倭堕低梳髻,连娟细扫眉。 倭堕这是在唐代妇女中流行的一种发式,属于垂髻。因为将发髻垂在头部的一侧,故又名“堕马髻”。唐代诗歌中有关于这种发式的形象描写,如李贺《美人梳头歌》:“妆成倭堕欹不斜,云裾数步踏雁沙。”又刘禹锡《赠李司空妓》:“倭堕梳头宫样妆。”堕马髻早在西汉时代即已流行,《后汉书·五行志》亦有“桓帝元嘉中,京都妇女作愁眉、啼妆、堕马髻、折腰步、龋齿笑”的记载。唐代倭堕是从堕马髻发展而来的,但其间有何差别,尚无足够资料说明。 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髮 > 倭墮髻 > 倭墮 倭墮 wōduò 倭堕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发髻偏在一侧。《陌上桑》:“头上~髻,耳中明月珠。” 另见687页wēi、本页w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