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修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修行 修行出家专修佛教或道教。 ☚ 道德真言 居孀 ☛ 修行siūhîng❶修养德行:汝赫尔否,着去~一下lǐ hiāhlnǐ pǎi,dióh kì siūhîng zít'e(你那么坏,得去修养德行)。 《庄子·大宗师》:“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史记·宋世家》:“修行仁義,欲為盟主。”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又有臧逢世,臧嚴之子也,篤學修行,不墜門風。” 修行xiūxíng佛教、道教教徒学习教义,并照着去做。 修行 修行本为佛教名词。指佛教徒依据佛教教义修习持行。某些武术著作,借此指习武者的锻炼经历。 ☚ 武打 方术 ☛ 修行(xiū· xíng)<动>学佛或学道。“行”在这个词里作词根,体现它原本的语素意义,应读本音xíng,不宜读轻声。 修行xiū xíng学佛或学道: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四·79)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只伏侍母亲。等他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去了。(六六·1600) 修行/修道/修炼/成仙 ☚ 卜问 修行 ☛ 养德 养德浴德 毓德 业德 修行 ☚ 修身养性 修身 ☛ 积德 积德积累仁德和功业:积德累功 积善累功 ☚ 做好事 为善 ☛ 修行 修行修(修习;修为) 另见:信徒 信仰活动 出家 养生 修养1 修仙 ☚ 修行 修道 ☛ 各种品行 各种品行百行 诸行 ☚ 品行 品行好 ☛ 修行xiū xíng❶美好的德行。《吕氏春秋·赞能》:“声问不知,~~不闻。” 修行中国古代道德修养用语。有三种含义:(一)修习和践行。《汉书·严彭祖传》:“凡通经术,固当修行先王之道”,(二)良好的德行。《汉书·高帝纪上》:“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三)佛教名称。佛教徒以依据佛说教义去修习和践行为“修行”,包括戒、定、慧三个方面(并称三学),善恶习惯皆可称戒。如善习称善戒,恶习称恶戒。但佛教通常当作善戒,净戒使用,特指为出家和非出家的信徒制定的戒规,用以防止恶。“定”意指心专一境而不散乱的精神状态,以取得确定之认识,作出确定之判断的心理条件。“慧”指通情达理、决断疑念和取得决断性认识的那种精神作用。然而有时又特指佛教“知慧”,为佛教徒修行内容之一。 修行xiū xíng❶修养德行。《赤水玄珠·序》:“孙生以名家子,饰身修行,焦神竭能。” 修行xiu xingpractise Buddhism or Taoism 修行caryá;observing and doing 修行tapas;sandhana 修行吏员名。即循行。(1)郡置。《后汉书·百官志》引《汉官》。河南尹有“书佐五十人,修行二百三十人,干、小史二百三十一人。”《论衡·程材篇》说:“一县佐史之材任郡掾史。一郡修行之能堪州从事,然而郡不召佐史,州不取修行者,巧习无害,文少德高也。”此可证修行为巧习无害的郡小吏。参见“郡循行”。(2)县置,参见“县循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