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侍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侍讲

古代官名。汉代有侍讲之号,然不设官; 三国魏明帝景初二年,以曹爽弟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唐始置侍讲学士,以讲论文史。宋沿其置。元明清则翰林院有侍讲学士、侍讲。

侍讲

❶ 跟从老师读书。《后汉书·卢植传》:“植~积年,未尝转。”
❷ 给皇帝或太子讲学。《后汉书·和帝纪》:“诏长乐少府桓郁~禁中。”

学习形式

学习形式

跟师学习:从师 拜师 投师 师事 受业 问业 侍讲 就学 从学 随蓝
 前往从学:就书
从师学习:求学
 正式拜师学习:及门(~弟子)
向好的学习:择善而从 择从其善
 谁有长处就向谁学习:能者为师
学生在校学习:修业
 读书修业:诵肄
 专一修业:醇修
学生只在学校学习,不在校住宿:走读 走学
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留学
 中国人到外国留学:留洋
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劳动,把劳动所得作为学习、生活费用:勤工俭学
自己学习:自学(~成才) 自习
 学生事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预习
 发愤自学:发悬梁
闭门学习或修养:杜门面壁
同时学习:兼习(~音乐) 兼学
同处学习:共砚席
互相学习:相师
 在书画创作上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笔墨相师
完全值得学习和效法:大可师法

☚ 学习内容   参考 ☛

侍讲shì jiǎng

❶谓从师读书。《后汉书·卢植传》:“植~~积年,未尝转眄,融(马融)以是敬之。”
❷谓为皇帝或太子讲学。《北史·高允传》:“殿下以臣~~日久,哀臣乞命耳。”

侍讲

官名,专职给皇帝讲学。官位略低于侍读,有侍讲学士与侍讲两种。首设于汉朝。据《东汉会要》载:“桓彬为议郎,侍讲禁中。”又说:“张酺子蕃以郎侍讲。”“黄琼为太常,以选入侍讲禁中。”当时仅有侍讲的称谓,但不是专职的官员。三国时,正式设侍讲的官职,魏明帝景初二年,以曹爽弟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唐始设集贤殿侍讲学士,以讲论文史。宋沿置,并设侍讲、侍读两种官员,都由懂文学的官员兼任。元明清翰林院设置侍读学士、侍读与侍讲学士、侍讲四级官员均为较高级的翰林官。清代另于内阁设置侍读学士、侍读、侍讲,与翰林官有别。此外,南北朝、唐、宋诸王属臣也有侍读与侍讲。参见〔侍读〕。

侍讲

侍讲

官名。唐代始置。掌讲读经史。(见:侍读)

☚ 侍读   侍正 ☛
侍讲

侍讲

古代宫廷教官。汉代即有侍讲称谓,但未设官。《后汉书·和帝纪》: “诏长乐少府桓郁侍讲禁中。”唐代始于集贤殿书院置侍讲学士和侍读学士,备皇帝“质史籍疑义”。宋代以侍从(殿阁学士、直学士、待制、翰林学士、给事中、六部尚书、侍郎诸官) 中学术优异者为翰林侍读、侍讲。官资卑浅者,称侍读、侍讲; 更卑浅者,称崇政殿说书。其职责入禁中为皇帝讲论经史,参加经筵日讲,为经筵日讲撰拟讲义。宋太子东宫教育加强,亦设有侍读、侍讲等教官,其职责相同。金、元以降,历代沿置。明清为翰林院额定之官,有侍读学士、侍讲学士,掌撰著记载等事及入禁中讲读; 侍读、侍讲,掌讲读经史,亦入值宫中。时将侍读、侍讲合称为 “讲读官”。

☚ 学士   侍读 ☛

侍讲shì jiǎng

 官名,始见于汉,为皇帝的侍讲官,掌讲经书。《后汉书·孝和帝纪》:"诏长乐少府侍讲禁中。"《后汉书·赵典传》:"建和初,四府表荐,征拜议郎,侍讲禁内,再迁为侍中。"东汉虽有此名,但未正式定为官号。三国魏正式定为官名,魏明帝景初二年,以曹爽弟曹彦为散骑常侍、侍讲。北齐置。见《北齐书·儒林·张雕传》。唐宋置侍讲学士,宋也置侍讲官。见《宋史·职官二·翰林学士院·翰林侍讲学士》。元明清皆置侍讲学士。见《明史·职官二·翰林院》、《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

侍讲

❶为帝王或太子讲解经书。

❷侍讲学士,以有文学之官员充任,作为帝王的文史方面顾问。


侍讲

官名。始置于汉,但当时未置为官职。只是侍从皇帝或太子讲授典籍经义。三国魏正式定为官称,多以明经博学者充任,但不常置,亦无定员。北魏、北齐均置,南齐则称侍皇太子讲。唐代为未出阁之王子置此官。中书省、集贤院亦曾置,德宗贞元六年 (790)废。

侍讲

官名。见“侍读”。

侍讲

官名。


职源与沿革

❶唐有集贤院侍讲学士,无侍讲之名。北宋仁宗朝始置侍讲,与翰林侍讲学士并存,但不常置。
❷元丰新制,皇帝讲官止称“侍讲”,不带“学士”与“翰林”四字(见《宋会要·职官》6之56)。


职掌

掌讲读经史,为皇帝上课。职与侍读同,只地位比侍读低而已(《宋会要·职官》 6之58引《神宗正史职官志》)。


官品

元丰新制正七品(同前书)。


职掌

与侍讲同。真宗为增崇侍读官,始增“学士”之号。


官品

视所带本官阶而定。如咸平二年,“国子祭酒邢昺守本官充翰林侍讲学士”(同前书)。宋前期国子祭酒为从三品。


简称

❶侍讲学士。《分纪》卷15《翰林侍讲学士》:“侍讲学士外使,自昺始也。”《石林燕语》卷1:“邢昺自翰林侍讲学士以工部尚书知曹州。”
❷侍讲。《长编》卷113,明道二年九月乙酉:“翰林学士、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给事中冯元落翰林学士知河阳。”《宋史·冯元传》:“(仁宗即位)兼侍讲。明道……,即召为翰林侍讲学士。”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5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