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军职名。三衙长官之一。
职源与沿革五代后唐明宗长兴二年始见置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8)。两宋沿置。南宋罕置,多设主管马军司公事(《容斋五笔》卷3《三衙军制》)。
职掌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长官,总本司政令(《职源·三衙》)。
品位正五品,阶位在正任观察使之上。三衙管军序位在殿前副都指挥使之下、侍卫亲军司步军都指挥之上、殿前司都虞候之下(《庆元条法》卷4《杂压》、《职源·官品》)。
编制一人(《宋会要·职官》32之3)。
简称与别名❶马军都指挥使。《职源·官品》:“正五品:中大夫,马、步军都指挥使。”《分纪》卷35《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 ❷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全称应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宋史·王汉忠传》:“迁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宋会要·职官》32之1:“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军司 都指挥使……各一人”(并参《分纪》卷35《侍卫亲军马军司》)。 ❸马军帅。马军司都、副都指挥使及都虞候通称。《长编》卷198壬申:“召殿前、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及宗室刺史以上至殿前谕旨。原注:“时殿帅乃李璋,而郝质实为马军帅。” ❹马军。马军帅俗称。《云麓漫钞》卷10:“三衙有殿前、马军、步军,马帅俗呼马军。” ❺管军。《长编拾补》卷33政和四年六月己酉:“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在正任观察使之上。” ❻都帅。《宋会要·职官》32之9:“殿前、马、步军都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