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概况
湖南佛教诗僧辈出,远有齐己(宁乡人),卒于后晋高祖天福二年(937),自号衡岳沙门,曾作《渚宫莫问》十三篇以见志,另有《白莲集》、《霏雪集》行世,徐仲雅对齐己诗有“芙蓉吐出玻璃心来”评语。近有寄禅 (1851~1912),湘潭人,23岁起即写诗,光绪十四年 (1888) 即有五卷《八指头陀诗集》问世。1919年,杨度汇刻《八指头陀诗集》十卷和《续集》八卷,及《文集》一卷,并作序。唐代,怀素书法狂草与当时张旭书法有“颠张醉素”之称。现西安碑林仍有怀素《千字文》石刻。更值得提出的是石头希迁所著《参同契》、《草庵歌》和佛果克勤著《碧岩录》关于佛道儒三家学术思想异同回互的见地和哲理的蕴含,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实有探讨的价值。1995年由省佛教协会同中国佛协及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长沙召开第一次石头希迁与曹洞禅学术讨论会,全国有关学者80余人参加,提交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