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佛山团练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佛山团练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民利用团练形式组成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团体。咸丰七年十一月(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对当地人民烧杀抢劫,激起广大群众愤怒和反抗,广州城西北郊九十六乡首先行动起来,“闻粤省陷,锐意恢复,募勇团练”,设团练局于佛山。随之东莞、花县、顺德等县也纷纷成立团练局。参加者除农民、手工业者、城市贫民、小商人等外,还有少数爱国地主士绅,共数百人。他们士气高涨“广州城厢内外,同仇敌忾”反英揭帖,满城皆是。并宣布“夷人入其界者,登时格杀勿论。”水陆各路采用游击战术打击和困扰敌人。清政府看到团练声势浩大,企图利用和控制这支力量,作为向侵略者讨价还价的资本,遂于咸丰八年二月(1858年3月)派在籍户部侍郎罗惇衍、在籍太常寺卿尤元禧、工科给事中苏廷魁“三绅”为团练大臣,掌握团练局大权。团练局义勇在军事上袭扰敌人,在经济上发动港澳人民罢工、罢市,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清政府妥协方针制约下,人民反抗力量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命令团练局“暂事缓兵,以顾沿海大局”,且强调“先清内匪,然后夷务可次第办理”。咸丰九年(1859年)团练总局被解散。 佛山团练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人民利用团练形式组成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团体。团练局义勇在军事上袭扰敌人,在经济上发动港澳人民罢工、罢市,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清政府妥协方针制约下,人民反抗力量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咸丰八年(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命令团练局“暂事缓兵,以顾沿海大局”,且强调“先清内匪,然后夷务可次第办理”。次年团练总局被解散。 佛山团练局清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珠江三角洲人民反侵略武装团体。清咸丰七年(1857)冬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广州后,附近各乡义勇纷起自卫。三元里一带九十六乡首先在佛山镇成立团练局。接着,东莞、增城、花县、新会、香山等县,也纷纷成立团练,共达数万人。准备于次年一月反攻广州,后遭破怀。咸丰八年二月,清政府尚未与英法联军妥协,看到团练声势浩大,企图利用和控制它作为向侵略者讨价还价的筹码,遂派广东在籍前户部侍郎罗惇衍、前太常寺卿尤元僖、前工科给事中苏廷魁“三绅”办理广东团练。三月,设团练总局于花县。佛山团练局虽曾组织过港、澳华工罢工、对广州经济封锁、三宝墟与榕树头之战,以及义勇夜袭广州城等斗争,但在清政府的对外妥协方针制约下, 《天津条约》签订后团练局官绅即制止义勇在广州城郊驻扎。咸丰九年清政府将佛山团练局解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