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进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进士 原指贡举的可以进授爵禄的人才。 《礼记·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置进士科,作为取士的科目。 唐代进士科与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并列,均为常科。贞观时,士人已集中于明经进士两科;至武则天当政时,进士科占优势,成为入试的重要途径。 应试者为举进士,一般首场帖经,中场杂文,后场时务策。中举者称“进士”。 宋代,举人贡举到中央应礼部试,合格者统称“进士”。明清时,举人会试录取者,称“贡士”或“中式进士”,进而复行殿试,分三甲列榜,分别赐予“进士及弟”、“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通称为“进士”。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