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语旧时以音之反切而谐会的隐语。如“不律”以隐笔;“不葵”以隐椎。《北齐书·徐之才传》:“之才聪辩强识,有兼人之敏,尤好剧谈体语,公私言聚,多相嘲戏。”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周颙好为体语,因此切字皆有纽,纽有平上去入之异。” 体语❶即 “反语 ❷”。 ❷指 “双声语”。 此名源于梵文,在梵文里辅音声母称为 “体文”,所以古人称有关声母的反语、 双声语为体语。 体语tǐyǔ体态语。例如:“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因此,微笑这一体语所蕴含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南方日报》1989.4.1) 体语 体语body language亦称“体语学”,或“身势学”。英文为kinesics。指专门研究人的身体姿态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的一种学说。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Birdwhistell,R.)所创立。他强调体语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认为两个人交往时,有65%的“社会意义”是用包括体语在内的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他认为,人的大部分动作像组成词的字母和音素,是意思表达的组成部分,他称之为“体语的最小表述单位”,这些单位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体语”。他认为体语与人类有声语言、无声语言一样都有特定含义。西方有些心理学家对伯德惠斯特尔的体语学持怀疑态度, 认为他的体语与语言相似的观点并不十分科学。 ☚ 体核温度 天才 ☛ 000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