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体腔的分隔与定形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体腔的分隔与定形

体腔的分隔与定形

从原始心包腔和胸膜管彼此相通的原始体腔演变为永久体腔要经过分隔过程,分隔的膜质结构由胚胎时期的原始横膈、原始纵隔、胸心包膜和胸腹膜所组成。它们的扩伸及各体腔的定形有赖于肺的生长。
原始横膈 是分隔心包腔、胸膜腔和腹膜腔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位于前肠的腹侧,原始心管和卵黄囊柄之间,是由间充质分化而成。以后左、右卵黄静脉外周的间充质也参与,成为横膈发育的成分(图1)。横膈的背侧中间部分与前肠的食管及其系膜(原始纵隔)相融合,于是原始胸膜腔被纵行分隔为左、右两个不相连通的部分。但原始横膈的背外侧部分并未达到背侧体壁,故胸膜腔仍与腹膜腔相通连而称为胸膜管(图2)。

图1 第4周人胚侧面,示原始横膈的位置

1.原始心脏 2.原始横膈 3.肝 4.卵黄囊及卵黄血管

图2 第2月初人胚,示心胸膜、胸腹膜和肺芽的相互关系

1.气管 2.心包腔 3.胸心包膜 4.右侧肺芽 5.胸腹膜 6.右总主静脉 7.肝 8.胸膜管 9.肺嵴皱襞


原始纵隔 是分隔原始胸膜腔为左、右不相交通的背侧结构,来源于食管及其系膜的间充质。原始纵隔的腹侧与原始心管的背系膜连合,背侧与体壁的胸膜相连续。纵隔区内包容有心脏、大血管及食管等结构,在组形上与一般系膜不同,比较疏松宽厚。在成体时可区分为上、下纵隔等部分(图3)。
胸心包膜 是分隔心包腔和胸膜腔的膜质结构,它的发生与肺芽发育伸展及总主静脉通连于心管的途径有关。肺芽是胚胎第4周时从喉气管末端分支膨突而成的结构,第4周时它向两侧胸膜管腔伸展,并使管腔扩大。5周时,在原始横膈背外侧方的体壁组织随总主静脉通向原始心管(静脉窦),而由头端向尾端和由背侧向腹侧斜行突生形成了左、右各一的皱襞(图2),称为肺嵴,它定位干总主静脉的内侧。以后,肺嵴的头端随总主静脉入心,向头方扩伸,在心管和肺芽之间形成了系膜状的胸心包膜,将心包腔的外侧予以封闭。到胚胎第6~7周时,左、右胸心包膜在中线与原始纵隔会合,后端与原始横膈会合,这样便将心包腔与胸膜腔完全分隔。只留胸膜管仍与腹膜腔相连续。

图3 成体纵隔的位置关系

1.脊柱 2.上纵隔 3.前纵隔 4.中纵隔(心包腔) 5.后纵隔 6.下纵隔 7.胸骨 8.膈


胸腹膜 是分隔胸膜腔和腹膜腔的膜状结构。其形成略迟于胸心包膜,并与胚体形态的变化和原始横膈的下降有关。当肺嵴从体壁内面隆起时,它的尾段与原始横膈的背外侧相接连。胸心包膜及胸腹膜与横膈的关系密切,三者呈Y字形,尖端均在横膈的背外侧缘相会集。由于肺芽的发展,胸膜腔的扩大,肺嵴的尾段随原始横膈的下移被引伸扩张成膜,向背侧倾斜而形成胸腹膜。在胚胎第7周末,由于胸膜腔继续扩生,与横膈间充质的发展,胸腔与腹腔之间的孔腔逐渐缩小,最后会合,将胸腹管封闭,胸腔和腹腔的分隔即告完成。
☚ 体腔的发生   膈的形成 ☛
000010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5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