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陵谋逆案
这是陈宣帝太建十四年(公元582年)发生的重大案件。始兴王陈叔陵,是陈宣帝次子,时为扬州刺史,性情严刻狡险。新安王陈伯固,是陈文帝之子,善于嘲谑,有宠于宣帝和太子陈叔宝。叔陵心忌其宠,暗中寻其过失。伯固畏惧,向叔陵献媚讨好,两人同恶相济,一拍即合,竟到了无话不谈的地步,于是图谋不轨。长沙王陈叔坚,是陈宣帝第四子,时为翊左将军、丹阳尹,与叔陵争宠争权,一直面和心不和。这一年正月初,陈宣帝病重,太子陈叔宝与陈叔陵、陈叔坚等入宫侍疾。叔陵暗生歹意,对典药吏说:“切药刀太钝了,可去磨快些!”正月十日,宣帝去世。叔陵乘宫中慌乱这际,命左右出外取剑,左右未领会他的用意,把他平常上朝佩带的木剑拿来,叔陵大怒。叔坚在旁听见,大起疑心,也在暗中伺察。第二天是小殓,太子俯伏在地哀声哭泣,叔陵袖藏切药刀上前,砍中太子的脖颈,太子猝不及防,闷绝于地。太子母柳皇后来救太子,又被叔陵砍伤。太子乳母吴氏从后拉住叔陵的胳膊,太子才得以爬起来逃走。叔坚从后扼住叔陵,夺去他的刀,用他的长袖把他缚在柱子上。叔坚去寻太子时,叔陵挣脱袖子,冲出皇宫南门,飞车回府,召集左右切断青溪桥,赦免狱中囚犯来充当战士,又召诸王将帅,但没人肯来,只有新安王陈伯固单马来赴,帮助叔陵指挥。叔坚请柳皇后以太子名义派大将萧摩诃率兵弹压。叔陵自知大势已去,和伯固出逃,结果都被追兵杀死,他们的党羽也都被擒获。尚书八座启奏皇后:“叔陵亲手侵犯圣上,又加锋刃于皇太后。穷凶极恶,旷古未有。虽即时枭悬,犹未能表达出大家的愤怨之恨。臣等参议,请流尸江中,污潴其室。”于是叔陵诸子都被赐死,伯固的生母王氏及诸子则赦免为庶人,叔陵的舅父彭暠,其党羽谘议参军兼记室郑信、中录事参军兼记室韦谅、典签俞公喜等被判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