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咄部部族名。勿吉或靺鞨七部之一。分布于今吉林扶余一带。已形成部落军事联盟,拥有胜兵七千。七部中势力较强。曾附属高句丽。唐代,高句丽亡,部众奔散。渤海建国后,其遗人成为渤海编户。 伯咄部亦作“汩咄”。北魏*勿吉七部之一。分布在粟末水(今松花江)下段流域,即今吉林榆树、夫余和黑龙江双城,五常境。胜兵七千。 伯咄部部族名,满族的先世。靺鞨诸部之一。居今吉林扶余东部及榆树县等地。隋时胜兵7千,是靺鞨诸部中较强大的一个部。唐时,为高丽所破,部众奔散,遗民并入渤海。 伯咄部靺鞨(勿吉)著名七部之一。一作汨咄。《隋书》称其“在粟末之北”,约分布在今第二松花江北的拉林河流域(旧说在伯都讷,即今吉林省扶余县境)。隋代为七部中之大部,有“胜兵七千”。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仍住半地穴式的房屋。隋末唐初臣属高丽,在唐与高丽战争中,助高丽作战。唐总章元年(668)高丽国亡后,其部众奔散;留居故地者,后加入粟末靺鞨建立的※渤海国,此后不见于史。 伯咄部一作“汩咄”。古代北方部落。北魏勿吉七部之一。活动于粟末水(今松花江)下游流域,即今吉林榆树、夫馀和黑龙江双城、五常等县境。胜兵七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