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伦理学大辞典︱前言 前言 这部《伦理学大辞典》,是1982年10月开始筹划的, 经过五年时间的认真准备、撰写、反复讨论和几次修改最后定稿,现在总算与读者见面了。在这里,首先应该感谢支持并具体指导这部编纂工作的领导同志和吉林人民出版社的有关同志, 感谢参加撰写、抄清和出版工作的各位同志。 编纂这部辞书的宗旨,在于普及伦理学和道德知识, 促进我国伦理学的理论研究,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建设。我们的愿望是为全国各界读者研究伦理学和学习道德知识,指导道德实践,提供一部内容比较全面、使用比较方便的工具书。 这是一部大型伦理学辞书,收录了有关伦理学和道德知识的名词、概念、术语和命题等辞目共2600余条;内容涉及伦理学原理、中国伦理学史、外国伦理学史、现代西方伦理学、 职业道德和实用伦理学、婚姻和家庭道德、宗教伦理学、中国少数民族道德观念和习俗、历史和现实日常生活中的道德用语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问题等十个方面。另外,还选入少量有关的哲学和心理学的辞目。我们在编写工作过程中是这样考虑的:条目选择以伦理学原理和中外伦理学史为主, 兼顾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生活中的需要, 同时注意覆盖其他各个方面;辞目诠释力求反映国内外伦理学研究的有价值的成果,对尚无定论和有争议的学术问题进行客观介绍,以免造成片面或错误。这样,力求尽量适应和满足各界读者的需要,做到“雅俗共赏”和“兼容并包”,便于一般读者和专业工作者的质疑问难和参考之用。 本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长春师范学院、北京师范学院等单位的部分伦理学教授、专家和理论工作者集体编写的。其中特约于云鹏同志设计和撰写了太平天国伦理思想辞目,特约关键同志设计和撰写了我国各少数民族的道德观念和习俗辞目,为本书增添了富有特色的内容。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涉及的方面和内容极为广泛,要编写这样一部大辞书,对于我们来讲,可以说是一种尝试。虽经反复查对修订,但由于我们缺乏经验,水平有限,书中难免舛误,有失为典,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伦理学大辞典》编委会 1987年10月 |
☚ 伦理学大辞典︱凡例 伦理学大辞典︱附:分类辞目索引 ☛ 000098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