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燥论温病类著作。清张节撰。不分卷。节字心在,安徽歙县人,精于岐黄之术。著有《张氏医参七种》,是书为其之一。分病原、病症、病脉、病治、病忌、病辨、治验汤方、杂病论治、杂论等篇。张氏对燥病深有研究,是书就燥病因、机、证、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理本《内经》,从运气学说角度阐明燥气的形成和病证。分“五运自病”、“六气自病”、“岁金太过”、“岁木不及”等。以为燥之“病忌”为“初起忌发汗,利小水;忌引吐,总和少阳,始终不可用燥药、热药。”于燥与暑、热、疫、湿的鉴别,论述详明。治燥之方,举出加味升麻葛根汤、加味日虎汤、三一承气汤、六味地黄汤、补中益气汤为常用方。非砺练有得不能臻此。是书为中医论述燥气为病的一部专著,颇具实用价值。有宣统元年(1909)张氏石印本。 伤燥论书名。清·张节撰。刊于1909年。作者以《内经》理论为指导,阐述伤燥的病原、病证、病脉、病忌及病辨,并附列治疗方剂;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病证的关系,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的专著。 伤燥论shāngzàolùn医学著作。清·张节撰。刊于1909 年。作者先以《内经》理论为指导, 阐述伤燥的病原、病症、病脉、病忌与病辨, 并列治疗方剂; 后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 杂论燥气及其所产生病理、病症的关系, 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