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盎门
汉长安城南出东头的城门。因其南通汉宣帝杜陵下的下杜城,又称杜门或下杜门。又因为此门北对长乐宫,位于汉初朝宫正前,故又称端门。《长安志》:汉城“南出东头三门,第一门名曰覆盎门,又曰杜门,又曰端门。与洛门相去一十三里二百一十步。门外有鲁班所造桥。北对长乐宫,故曰端门。”《长安志图》卷中又称:“覆盎门为红门”。王莽称帝后更名为永清门。覆盎门上建楼观,下开三门道,北对长乐宫南门。汉武帝时, 蔡义曾为“覆盎门候”, 主持负责城门的按时启闭。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七月,戾太子在长乐宫西阙下战败后, 南奔此覆盎门逃出长安城。覆盎门遗址在今西安市西北郊未央区大白杨村与小白杨村之北, 阁老门村南1公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