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伤寒病肠穿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伤寒病肠穿孔

伤寒病肠穿孔

伤寒病肠穿孔是伤寒病最常见并发症,死亡率相当高,对病人的危害亦最严重。发生率由2~20%不等。男性病人较多,男女之比为4:1,以青年人为多。发生季节以秋冬两季多见,这与伤寒病的好发季节是一致的。在流行地区中,一年四季都可能有散发的病例。穿孔发生在肠壁上坏死的淋巴组织中心溃疡部位,穿孔的边缘平坦齐正,穿孔附近组织变硬且很脆弱,易被撕裂。因为这种穿孔是在炎症基础上发生的,肠壁各层组织因炎症浸润,粘着比较紧固,故穿孔后,肠粘膜不能由穿孔处外翻突出,这是与外伤性肠穿孔不同之处。穿孔最多发生在末端回肠,90%以上发生在距回盲瓣60~100cm之内的一段肠管上。发生于盲肠或空肠等处者则少见。好发生在末端回肠有几种原因。
❶此处聚合淋巴结比较多而且大,是伤寒在肠管内病变最严重的部位;
❷末端回肠肠壁本身比较薄弱;
❸该段肠管接近回盲瓣,肠内容物在此停留较长,此段肠腔压力亦比较高。约有80~90%为单发性穿孔,多发性穿孔仅10%左右,以2~3个居多,国内报道有穿孔达13处之多者。除已有明确穿孔者外,尚须注意检查有无即将穿孔的病变存在(溃疡已侵蚀至浆膜层,但尚未穿破),该处组织异常薄,呈局限性紫褐色。穿孔一般比较小,有如针孔或在2~3mm直径左右,巨大的穿孔罕见。
临床症状一是伤寒病的各种表现; 另外是肠穿孔后腹膜炎引起的症状。发生肠穿孔的时间多为伤寒病的第2周,占42%;第1周为14.8%;第3周为15%;第4周为11%;恢复期或复发后穿孔者,则甚为少见。应了解穿孔前有无促进穿孔发生的一些因素存在,如饮食习惯突然改变,吞服大量生冷食品及误用大量泻剂及驱虫药物等,对诊断伤寒病肠穿孔都有参考价值。腹痛是一个最突出的症状,其特点为突然发生,多由右下腹开始,迅速转为全腹性。腹胀较为显著,全身中毒症状比较明显,早期阶段即出现。穿孔后病人可出现休克,体温骤降,呼吸急促,出大汗,畏寒,随后体温再度增高,脉搏亦转快。如肠内容物流入盆腔,可出现直肠及膀胱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感及尿频、尿急等。对已确诊为肠伤寒病患者,只要仔细观察,不难及时作出正确诊断。有时在诊断上可能遇到困难,如所谓“逍遥型伤寒病”的肠穿孔,因病人没有伤寒病的典型症状,易误诊为阑尾炎; 病人伤寒毒血症严重,神志不清,反应迟钝,肠管胀气明显,一旦穿孔后,体征很不典型,亦可贻误诊断。持续高热的肠伤寒病人突然体温下降,应考虑到有发生肠穿孔的可能。在诊断时尚需与易引起腹膜炎的其他急腹症和阑尾炎穿孔、溃疡病穿孔、肠结核穿孔等相鉴别。
伤寒病肠穿孔一经确诊,即应采用手术治疗。要尽快矫正水及电解质的紊乱,查明心肺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一般手术方式有三种。
❶肠穿孔单纯缝合术: 主要适用于单发较小的穿孔病例,在缝合后可用网膜组织略加覆盖;
❷肠切除术: 如受累肠管范围比较集中,病变远近端肠管又较健康时可采用,切除病变肠管后行小肠端端吻合术;
❸肠造瘘术: 用于多发穿孔,考虑到缝合后愈合有困难时,应考虑此种手术方式。在肠管最近端穿孔处行荷包缝合,置入一较软的橡皮管,其余穿孔一一缝合好,由右下腹斜切口引出。如为下腹部直的探查切口,则由切口的右方另作一小戳口,将管引出,行负压吸引约两周左右,当病情稳定后,将管拔出。这种手术由于减低了肠腔内压力,同时排除大量肠内聚集物,因此,不但有利于穿孔的愈合,也因减少毒素的吸收,对病人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如瘘管或窦道长期不愈,则等伤寒全愈后,再考虑施行修复性手术。

☚ 肠道气囊肿   放射性肠炎 ☛
0000350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7: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