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方经解简称《经方解》。伤寒类著作。清姜国伊注。不分卷。此书为姜氏所辑《姜氏医学丛书》五种之一。姜氏对陈修园父子所著《伤寒论浅注》与《伤寒论真方歌括》持有异议。姜氏主张“论经方者,须明药性; 明药性者,须考《本经》” (见原书自跋)。故用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医理、药性详解伤寒论诸方,成书于咸丰十一年 (1861)。内容分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方。后附《内经脉学部位考》,计百十三方。先录药物、剂量、用法,后有姜氏方论。论述较为简要,其中有主观臆断及牵强附会之处,并有尊经复古思想。现有光绪八年 (1882) 刻本,光绪十八年成都黄氏茹古书局刊 《姜氏医学丛书》 本,一九三一年刻本。 伤寒方经解书名。简称《经方解》。不分卷。清·姜国伊注。书成于1861年。本书注解《伤寒论》方113首,于自跋中提出: “论经方者,须明药性; 明药性者,须考《本经》 (指《神农本草经》)。”故对方药的气味、主治功用的释文,均本于《神农本草经》; 或以《名医别录》作为补充。方义较简要,但也有一些附会的论述。书末附《内经脉学部位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