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员流
任何较大战争皆有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战斗伤员一批批地自前线向后方流动,此宏观运动称为伤员流。本词内容不包括病员、非战斗伤员和在后方发生的伤员。伤员流可归纳为流向、流态、流序、流量、流波、流速、流时、流障(滞)、流距、流型十个现象。
流向 伤员自火线流向后方医疗机构基本上都是后向流,但有时部队攻击顺利猛速前进,伤员可前送到占领城市的医院治疗,此时形成前向流。
流态 伤员流的总模式。假如有一千或一万名伤员同时自前线向后流动十天,其典型变化是流动总人数减少了(部分轻伤员归队和少数重伤员死亡),轻伤员流程长,重伤员流程短,形成一个不规则四边形图(见“伤员流动状态”)。
流序 伤员基本上是按军队组成顺序流动,即从连→营 →团→师→一线医院→二线医院→后方医院。现在用直升机,伤员可从火线越级送到一线医院或二线医院,大大地缩短了后运时间。
流量 即伤员数量,取决于每次战斗规模,战斗时间和战斗性质三个主要因素。规模即投入战斗人数,伤员数与之成正比。伤员多少也和战斗时间长短成正比。战斗性质,如进攻方往往要比防御方投入更大兵力,身体暴露面积和暴露时间也较长,因之进攻方伤亡要多些。
流波 每次战斗形成一个流波,有时一个流波有二、三个峰,形成多峰波。一个战役或一次战争则有多个流波。前线医疗机构对流波最敏感。波峰是某日最高收容数,波长是自收容到完成全部后转的日数,波陡度则表示每天伤员来到和转出的人数。团师救护所和前线医院都有各自的波形。
流速 自负伤到有效治疗的时间,代表后送效率。自火线到师救护所的时间越快越好,要求在外科黄金时间内送到,才能减少伤死和减少严重感染。采用直升机越级后送是现代战争加快伤员流速的唯一方法。
流时 从一次战斗第一名伤员的后送到最后一名到达医疗机构的时间。战斗时间短,流时长是规律,因为总有不少因素影响或妨碍及时后送。有时战役在二、三天内结束,而流时则须一、二周的时间。
流障(滞) 伤员流动多不是一帆风顺的,如洪水阻断交通,或因敌方破坏和封锁交通线,可形成伤员在一处滞流。
流距 自火线至医疗机构的里程。医疗机构布署的远近决定于军事情况和卫勤力量。流距愈远,后送工作量愈大,也不利于伤员归队。
流型 伤员自各连向师集中形成这一段都是倒三角型。自师救护所向后则有四型。
❶索结型,用于运动战,伤员经过几个小型医疗后送站送到后方医院。
❷扇形,用于战况稳定,伤员分送到前线医院不再后送。
❸葫芦型,用于阵地战,伤员送一线医院群再送到规模较大的二线或后方医院群。
❹向心型,用于城市或海岛防御战斗,伤员自四周向中心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