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盟事件又称“三·二六”事件。国民党反动派对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的屠杀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伊盟守备军总司令陈长捷、第二十六师师长何文鼎等,顽固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和大汉族主义政策,杀害共产党人,镇压抗日群众和进步人士,强垦土地,强征粮草,抢掠牲畜、财物,排挤主张抗日的蒙古族武装,扣发蒙古保安队官兵粮饷等。1943年3月26日,为陈、何暴行激怒的札萨克旗(今伊金霍洛旗)保安队下级官兵,在排长劳赖领导下,举行武装起义,包围国民党设在札萨克旗的“伊盟保安队长官公署”、“绥远省境内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简称“绥境蒙政会”)等机关,捣毁“绥远蒙旗党务特派员办事处”,扣杀一批国民党官僚、党棍、特务。札萨克旗蒙古族人民近千人参加起义。接着乌审旗保安队部分官兵和群众二千余人,在大队长*哈诺墨拉的领导下,与之联合,捣毁特务电台,捕杀国民党军政官员。事件发生后,陈、何等对起义官兵和群众进行血腥镇压,逢人便杀,其暴行为中外所罕见。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屠杀政策,并从政治和物资等方面支援起义军民,最终制止了陈、何的暴行,迫使国民党当局接受起义军军民的各项要求,并将陈长捷撤职,取得了这次斗争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