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伊凡四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伊凡四世1530—1584Ivan Ⅳ the Terrible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沙皇专制制度创建者。伊凡三世之孙,瓦西里三世之子。1533年继位,母后叶琳娜摄政,大贵族乘机专权作乱。1547年1月亲政,加冕称沙皇。从1549年起开始依靠小贵族(军人)的支持,推行行政、司法、军事等方面的改革,限制大贵族的专横,加强中央集权。1565年进行经济改革,建立占全国土地总面积一半的沙皇特辖区,彻底摧毁大贵族割据势力的基础;对于反对特辖区制度的大贵族予以残酷镇压,甚至血洗整个大贵族的村庄,故被称为“恐怖的伊凡”(或“伊凡雷帝”)。在位期间,还颁布一系列加强农奴制的法令,支持中小贵族兼并农民土地,严禁农奴离开自己的主人。对外积极进行侵略扩张。1552年征服喀山汗国。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1558年,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发动长达二十五年的立窝尼亚战争,失败。1581年又命惯匪叶尔马克组织哥萨克远征军,越过乌拉尔山,攻入失必儿汗国,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 伊凡四世 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1533~1584)。3岁继位,17岁加冕亲政,称沙皇。曾实行司法、行政和军事改革,限制大贵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1565年建立沙皇特辖区制,并残酷镇压人民起义和谋反的贵族,故有“雷帝”之称,成为全俄的独裁者。他还把俄国引向对外扩张的道路。1552、1556年先后征服喀山和阿斯特拉罕两汗国,占领伏尔加河流域。继而和瑞典等国争夺波罗的海的出海口。1563年自称“全西伯利亚皇帝”,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 伊凡四世莫斯科和“全罗斯”大公,俄国第1位沙皇,号称“雷帝”。莫斯科大公瓦西里三世之子。1530年8月25日生。1533年继位。乘其年幼,大贵族争权,莫斯科公国进入“领主统治”时期。1547年1月16日加冕亲政,自称沙皇,宣扬建立称霸世界的“第三罗马帝国”。1549年召开缙绅会议,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打击贵族,加强中央集权。1565年建立“特辖制”,残酷剪灭贵族,并镇压人民。对外,1552年兼并喀山汗国,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汗国,1558~1582年与立陶宛、波兰、丹麦、瑞典进行立窝尼亚战争。1584年3月18日卒。伊凡四世统治时期,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1530-1584Yifansishi, Иван Ⅳ Васильевич Гроэный俄国第一位沙皇。1533年即位, 为莫斯科大公, 年仅3岁。大贵族集团当政时期, 亲眼目睹宫廷中的相互倾辄和专横肆虐, 养成专制、多疑、残酷无情的性格。1547年17岁时举行隆重的加冕仪式,宣誓为沙皇 ( “沙皇” 源于古罗马皇帝的称号 “恺撒”,意即皇帝,俄文为царь)。为加强中央集团,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 巩固沙皇统治, 着手各种改革。1549年1月组成新政府集团,史称“重臣拉达”(拉达即会议之意),承担全部改革工作。废除世袭贵族特权,如食邑制、门第制,器重封地贵族。1549年2月沙皇主持召开俄国历史上第一次缙绅会议,即各阶层代表会议,有大贵族、高级僧侣、莫斯科封地贵族等参加,后来还有商人和手工业者参加。缙绅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俄国等级代表君主制的确立。“重臣拉达”的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未根本消除大贵族分裂割据的隐患。1560年解散“重臣拉达”。从1565年起实行沙皇特辖制。全国领土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直属沙皇,凡划归特辖区的地方,原来的王公、大贵族一律迁入普通区。沙皇建立特辖军,实行了持续7年(1565-1572)的血腥恐怖统治,严惩一切叛乱阴谋。如诺夫哥罗德,因有背叛沙皇之嫌,便遭到持续6周的大屠杀,每日有1000或1500人被扔进沃尔霍夫河,城市周围200~300公里内几乎洗劫一空。沙皇特辖制摧毁了大贵族势力,消除了封建割据的隐患,巩固了沙皇的统治,但也使无数无辜百姓涂炭。所以伊凡四世有“雷帝”之称。对外奉行扩张政策,先后征服喀山汗国(1552)和阿斯特拉罕汗国(1556),远征西伯利亚(1581),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长达25年的立沃尼亚战争(1558-1583),未果。1584年3月18日猝然病逝。 ☚ 1917年二月革命 彼得一世 ☛ 伊凡四世1530—1584Иван Ⅳ ВаилъевичГроэный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1533—1584)、俄国第一位沙皇(1547—1584)。残酷多疑,有“雷帝”之称。1547年亲政后加冕为沙皇,并利用诸侯间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1552年起向东扩张,后又转向西方争取波罗的海出海口,未达目的。 伊凡四世1530~15840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俄国第一位沙皇。任内颁布兵役法、组织特辖军,大举向外扩张。 伊凡四世 伊凡四世1530—1584莫斯科和全俄罗斯大公(1533—1584)。1547年加冕称沙皇。在位时依靠中小贵族,实行司法、行政、军事改革,限制大贵族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置“重臣会议”,辅佐沙皇; 颁布兵役法,规定世俗贵族均要为国家提供武装骑兵; 建立沙皇特辖区制; 组织特辖军团,无情镇压大贵族的反抗,故有“雷帝”之称。向东扩张,于1552年、1556年先后征服喀山汗国和阿斯特拉罕汗国。向西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立窝尼亚战争(1558—1583)遭失败。1581年占领西伯利亚汗国首都西伯尔。在他统治时期,俄国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 莫斯科大公国 大化革新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