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jiazhi xingcheng he jiazhizengzhi guocheng
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商品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作为劳动过程,具体的有用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商品的价值包括生产中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假定某制鞋厂工人每天工作6小时,生产6双皮鞋。每双皮鞋耗费生产资料价值15元(包括皮子、鞋钉、线、机器损耗等),工人的劳动力日价值6元。为了进行生产,资本家要垫付生产资料价值90元(15元×6),劳动力价值6元,资本家共垫付96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制成了皮鞋,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将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成为皮鞋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人的劳动,不仅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而且是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假定制鞋工人1小时的劳动形成新价值1元,他每小时生产1双皮鞋,每双皮鞋凝结着1元新创造的价值。这样加上转移过来的生产资料价值,每双皮鞋的价值是16元。每天生产6双皮鞋价值96元,生产结果和资本家垫付的一样多。马克思指出:“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21页)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过程绝不仅仅是价值形成过程,而且是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假设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由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在12小时中,工人可以生产12双皮鞋,需要生产资料价值180元(15元×12),购买一个劳动力6元。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生产资料价值180元,12小时劳动形成新价值12元,结果12双皮鞋价值192元。资本家为生产12双皮鞋垫付了186元,卖出商品以后得到192元,比资本家垫付的多出6元,这6元就是剩余价值。由此可见,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只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就可以使价值增殖。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只持续到这样一点,即资本所支付的劳动力价值恰好为新的等价物所补偿,那就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这一点,那就成为价值增殖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