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以舞相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以舞相属汉代舞蹈风俗,主要流行于宴饮及社交等小型场合,指宾客间彼此相邀起舞助兴,其邀舞方式与现代交谊舞颇为类似。一般是一人先舞,以自舞表示向他人发出邀请,即所谓“属”他人,他人待其舞毕,必须亦起舞为报,这就是所谓“相属”。如果一人以舞邀请,他人不予相属,则会被认为是失礼或不敬。这样每人起舞,再属他人,如此循环相邀,使整个场合气氛活跃热烈,又井然有序,所以有汉一代,以舞相属倍受人们欢迎,从而蔚为风气。正如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所言,汉代“尤重以舞相属”。在史籍中,亦不乏汉人以舞相属的实例。据《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时,一次丞相田蚡邀请大臣灌夫同至魏其侯窦婴家中赴宴,但即“殊无意往”,灌夫至其家中责问,田蚡又以酒醉忘记推说。至窦婴家,“及饮酒酣,夫起舞属丞相,丞相不起,”拒绝相属为舞,“夫从坐上语侵之”,对这种故意失礼的行为进行了讥刺。另据《后汉书·蔡邕列传》记载,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因遭诬陷,流放五原(治所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后朝廷大赦,五原太守王智设酒宴为其饯行,席间“酒酣,智起舞属邕”,但蔡邕因王智是朝中宦官中常侍王甫之弟,素来轻视,便“不为报”,没能应邀属舞,结果惹怒王智。王智遂诬告蔡邕“谤讪朝廷”,使得蔡邕“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在江南逃亡达十二年之久。这两个例子都是因拒绝相属起舞而载诸史籍的,但通常更多的则是应属而舞。四川彭县出土汉画像砖上有这样一幅画像,一男子一腿半蹲,一腿后翘,似刚刚舞罢,他右手高抬,左手前伸,作一邀请动作。而对面一女子则缓缓举袖,飘飘欲舞,这一场面极为生动地再现了汉代以舞相属的情景,为我们了解这一舞蹈风俗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