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令狐楚草诏失错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令狐楚草诏失错案 令狐楚草诏失错案此案发生在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其年八月,宰相裴度将亲赴淮西督讨叛藩吴元济。而另一位宰相李逢吉不赞成用兵淮西,属罢兵派。翰林学士令狐楚又与李逢吉相友,裴度怕自己赴淮西后,二人内外呼应以阻用兵之事。当时正是令狐楚起草了任命裴度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的诏书,诏书自禁中递出,裴度看后认为已有韩弘为淮西行营都统,不宜再称自己为招讨使,奏请宪宗只称其为“宣慰处置使”;又因此行兼有招抚之意,请准许将诏书中的“剪其类”,改为“革其志”;又以自己不称“招讨使”,请改“更张琴瑟”,为“近辍枢衡”,改“烦我台席”为“授以成算”。宪宗皆从之。进而裴度奏请宪宗以草诏错失词意,罢令狐楚禁中之职,出为它官。宪宗力主用兵淮西,一切支持裴度,故从其请,罢令狐楚翰林学士之职,贬之为中书舍人。唐律规定:承制人草诏时,若有脱漏或增剩文字、错写词句等过误,要受处罚;其未失诏书旨意者,笞五十,已失旨意者,杖七十。本案中,令狐楚草诏时思虑不周,以致要做数处较重要的改动,犯了写诏制错失旨意之罪,依律当受笞杖之刑。按唐律品官犯流罪以下可以官当刑,故被贬官。 ☚ 李逢吉罢相案 李愬不罪作探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