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仓夷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仓夷1923—1946祖籍福建,生于新加坡。 仓夷
仓夷
仓夷 仓夷1922—1946.8.8抗战爆发后,1938年从新加坡回国,立即投奔到吕梁山革命根据地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担任《晋察冀日报》记者,从事新闻报道。1946年8月8日,从张家口赴北平途中,在大同被国民党政府秘密杀害,牺牲时才二十四岁。他生前编好的通讯报告集《幸福》,在他牺牲后,于1948年11月由哈尔滨东北书店出版。这部作品以朴实无华的文笔,反映了边区人民自由幸福的生活,也记录了边区人民与敌人进行残酷斗争的事迹。周扬在该书再版时写的《前记》说: “作品正如作者一样年青活泼,充满清新朝气,给予人一种衷心的喜悦。”(1950年5月,新华书店出版) ☚ 方敬 邓以蛰 ☛ 仓夷 仓夷1923—1946革命烈士、著名作家、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新闻战士。原名郑贻进,祖籍福建,生于新加坡。由于家庭穷困,从小帮助父亲做工,勉强读到初中一年级。1937年从南洋回到祖国,在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流浪。1939年毅然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始了自己新闻战士的生涯。初任民族革命通讯社和《救国报》的记者。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调任《晋察冀日报》和新华社晋察冀总分社记者,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数年时间,采访足迹遍及冀中平原和雁北山区,写了大量的通讯和报告文学。其中通讯《无往地带》、《爆炸英雄李勇》和中篇小说《纪念连》都是广有影响的杰作。1946年初,他奉命调到刚成立的新华社北平分社工作,兼任刚出版的中共党报《解放报》的记者,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出色地报道了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而进行的英勇斗争。1946年5月底在《解放报》被国民党当局封闭后,撤回张家口任新华社总社特派记者。1946年7月被派赴冀东解放区安平镇,调查美国海军陆战队进攻安平镇的“安平事件”。在乘飞机于大同停留时被国民党军队逮捕杀害。 ☚ 少宣传个人 反文化“围剿”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