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从军行(其五)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从军行(其五)》

唐·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

已报生擒吐谷浑。

【注释】辕门:军营营门。洮(táo)河:水名。黄河上游支流,在今甘肃西南。吐谷(yù)浑:西域古国名。唐初时常侵扰边境,为李靖所平。此处泛指敌人的首领。

【大意】大漠风沙遮天蔽日,勇猛的将士半卷红旗出了营门。中途捷报传来,前锋部队已在洮河以北的夜战中生擒敌酋。

字数:191

李支舜 编著.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53页.

乐府诗《从军行(其五)》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可可诗词网

从军行(其五)

 

[魏]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馆宅充廛里,女士满庄馗。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本诗是王粲《从军行》五首的最后一首。诗篇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战乱下田野荒芜,城郭废弃的凄凉景象,再现了曹操的故乡——谯郡的富庶和繁盛,歌颂了曹操的业绩。
 “悠悠”二句,写诗人征途上,心思沉闷,忧心忡忡,步履迟缓,心中的愁就象脚下的路一样连绵无尽。诗人似乎被压得走不动了,不得不驻足而歇,放眼四顾:“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眺望四野,见到的只有丛林和山丘,却没有一缕炊烟。过去相当繁盛的城郭,如今却长满了丛生的杂草和灌木。原来通畅的大道,如今荒废得已经无法行走了。浩渺的水泽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萝藦和蒲草。江流两岸也长满了一望无际的芦苇。紧接“日夕”四句,又把行军途中目睹之悲景,集中于日暮这一特定的时刻,再加渲染,突出其悲凉之意。并由此逼出“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之悲情。
 但是,当大军“朝入谯郡界”后,这里繁盛富庶的景象立即涤荡了笼罩在诗人心中的愁云。此起彼伏的鸡鸣,满山遍野的庄稼,各具特姿的住宅,熙熙攘攘的人群,构成了一副安居乐业图。这里的繁盛富庶与征途中见到的衰竭荒凉迥然有别。因此,诗人不无感慨地唱道:“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休”,为福乐之意。视谯郡为圣贤之国,誉谯郡为乐土之邦,并发出“虽客犹愿留”之叹,这在王粲来说是极为罕见的。王粲早年久滞荆州时曾写过《登楼赋》,文中曾说: “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明白地表示,异乡虽美好,但毕竟不是我的故乡,又怎么值得片刻停留呢?早年依附刘表,终究未得重用。虚度了十几年岁月,王粲对此极度怨愤。正是这极大的怀才不遇之感,驱动了强烈的思乡之情。归附曹操之后,他深得赏识,坎坷的经历,使他倍感作为一代雄才的曹操知人善任。从感情上讲,王粲对曹操的知遇之恩是真诚感激的。因此,目睹谯郡——曹操的故乡——的富庶繁盛,诗人禁不住唱起了这首颂歌。所以,乐土之誉正源自他对曹操的感恩之情。和曹操统一天下的历史进步性联系起来,王粲的誉美倒不必给予厚非。
 本诗结构上下对称,感情两相对照。第一层,写征途所见的一片荒凉衰飒之景,并由此渲染了悲愁感伤的气氛,这才有了“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的涕泣。第二层,写入谯所见的繁盛富庶,也由此渲染了欣喜愉悦的气氛,这才有了“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的感慨。就其每一层而言,悲景与悲情、乐景与乐情,皆相互引发、相辅相成;就其前后两层而言,景相对而情亦相反,对照鲜明,相得益彰。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