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的一课
短篇小说。艾芜著。初载于1932年12月《文学月报》第1卷第5、6期。初收于1935年12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的短篇小说集《南行记》。它是一篇自传性质的小说。作品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运用抒情性与哲理性相结合的语言,通过人物细腻的心理与行动描写,形象地记叙了小说主人公“我”从云南东部山沟流浪到半殖民地的昆明后,遍尝了人生哲学的第一课:为着充塞饥肠,他卖掉了仅有的一双草鞋,而他卖鞋时使出的“小聪明”仍在充满欺诈的都市社会“碰了壁”,他有拉黄包车的好身架,却因“找不着铺保”未能录用;他见到华安机器厂的招收学徒广告,又因无铺保与保证金而告吹;甚至“连一双快要破烂的鞋子”也被人偷去,最后不得不又成为一个无处下宿的街道流浪汉。作品形象地展示了一幅旧中国二三十年代都市黑暗社会的真实图景,给“我”上的“人生哲学的一课”就是赤裸裸地暴露出拜金主义社会的罪恶和弱小者只能与饥饿为伴的悲剧命运。这正是小说强烈的讽刺艺术和深刻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