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人口自然增长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人口自然增长率rén kǒu zì rán zēng zhǎng lǜкоэффициéнт естéственного прирóста населéния (естéственного рóста населéния)

人口自然增长率population natural growth rate

又称人口净增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出生和死亡相抵销后的自然增长人数与同一时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可用人口出生率减人口死亡率计算。因此,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

自1949年以来,新疆人口自然增长率从9.22‰的较低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曾达到30‰。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展开逐年下降。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0.9‰,同最高年份30‰相比,已下降19.1个千分点,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5个千分点。

人口自然增长率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加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数(或期中人数)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本年出生人数-本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以非洲最高,多在25‰以上,其中马里36.2‰,尼日利亚30‰;欧洲最低,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家在1990~1995年都出现负值。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保持在20‰以上。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前10位省、自治区分别是:❶西藏15.8‰,
❷贵州14.24‰,
❸青海13.9‰,
❹宁夏12.32‰,
❺海南12.03‰,
❻新疆11.8‰,
❼云南11.66‰,
❽广东9.92‰,
❾山西9.86‰,
❿甘肃9.17‰。最低的是上海,为-1.1‰。1978、1980、1985、1990、1995、2000~2005年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2.00‰、11.87‰、14.26‰、14.39‰、10.55‰、7.58‰、6.95‰、6.45‰、6.01‰、5.87‰、5.89‰。

人口自然增长率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系人口统计的基本指标之一。对指导计划生育、国民经济建设、医药卫生、文化教育等均有重大意义。其计算方法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Renkou ziranzengzhanglu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和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一般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它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数是指一定时间内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差。实际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一定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减去同期人口死亡率。1960—1965年,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高峰19.8‰,从70年代开始下降,1987年为17‰,已低于5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50年代开始下降,1987年为5‰。发展中国家却经过一个曲折的过程,1950—1965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8‰升至23.6‰, 1965年开始缓慢下降,1987年为21‰。1987年,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29‰),最低的洲是欧洲(3‰)。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非洲的肯尼亚(39‰),最低的国家是欧洲的德国与匈牙利均为-2‰)。
☚ 人口死亡率   人种 ☛

人口自然增长率

又称“人口净增率”。一国或地区(城市),年净增人数与总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一年内每千人口中增加的人数(不包括迁移增加的人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说明某年人口自然增减情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总数之比。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程度(或速度)。一般用千分数表示,有时也用百分数。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就是当年人口出生率减去当年的人口死亡率。如果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如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如果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自然增长率就很低。当出生率降低速度慢于死亡率降低速度,则自然增长率提高。相反,当出生率降低速度超过死亡率降低速度,则自然增长率降低。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进行人口统计的重要指标,也是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其数值大小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个因素,这两个指标均受人口年龄构成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根据自然增长率水平来衡量计划生育工作的成绩。
☚ 人口死亡率   人口密度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renkou zirɑn zenɡchɑnɡlü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人口的特点是高出生、高死亡,自然增长相对缓慢。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减少,多以自然灾害为主因。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的大瘟疫,造成境内人民“阖门而殪”,“覆族而丧”,“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张仲景《伤寒论》),五陵邑居民“十不存一”。民国十八年(1929)开始的三年大旱,境内人民大量饿死或外逃,人口骤减。其中咸阳县由8.1万人减至4.8万人。武功县由13万人减至6万人,兴平县由17万人减至14万人。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人口自然增长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1949年~1971年为自由增长时期。1956年国家号召计划生育,但人口发展仍处于自然状态,其突出特点是出生率高。出生率一般保持在30‰~60‰之间,自然增长率一般保持在22‰~27‰之间。其中,196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28.21‰,出生率高达35.84‰。据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记载,1963年境内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11‰。这一时期,境内净增人口145.93万人,比1949年增长了88.34%,平均每年增长6.6万人。1972年后为人口控制增长时期。由于认真执行国家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初步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1971年至1990年,境内人口出生率由32.29‰降至23.48‰,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6.59‰降至14.74‰。此间,境内净增人口123.53万人,平均每年增长6.5万人。199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8.65‰。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秦都区、渭城区人口出生率在18.12‰~20.26‰之间,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2.92‰~15.7‰之间;兴平市及武功、三原、泾阳、乾县、礼泉、永寿、彬县、长武、旬邑、淳化10县的人口出生率在20.37‰~29.92‰之间,大部分在2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14.1‰~23.36‰之间,大部分在18‰左右。从地理位置看,南部8县市区位于平原地区,人口稠密,但人口出生率在18.2‰~27‰之间,大部分在22‰~23‰之间;北部5县系丘陵山区,人口稀少,但人口出生率都在20‰~29‰之间,大部分在2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左右,比南部8县市区普遍高出3个~4个千分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7月至2000年11月境内共增加人口61.2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32%。2000年,境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85‰。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8‰。境内人口自然增长,从地区分布来看,农村快于城市,北部5县快于南部8县市区。

☚ 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变化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死亡数量的变动称为自然变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即为人口自然增长率。1949年以后,安徽省人口发展很快,由1949年的2787万人,发展到1990年5618万人,净增2831万人,翻了一番,平均每年增加69.1万人,年增长速度为1.7%。随着人口政策的逐步完善,控制人口增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认真贯彻,全省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稳定。

☚ 四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演变   人口发展的高增长阶段 ☛

人口自然增长率Natural Population Increase Rate

人口统计指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平均人口总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用千分数(‰)表示。计算公式:

也可用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额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不同于人口增长,只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因素,它只反映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影响,只有在人口没有迁移现象时,或人口迁入和迁出数一致,人口自然增长数才能和人口增长数相等。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 (通常是一年) 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率。人口自然增长数是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之差,而不考虑人口的迁移增长数 (机械增长数)。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程度(或速度)的指标,通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是:
人口自然增长率=

1000‰

也可以根据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计算,即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1000‰) 人口死亡率 (1000‰)若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表示当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 若为负值则正相反。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再生产过程的综合性指标,其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古代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高,所以自然增长率很低。近代社会生活的进步,死亡率普遍降低,自然增长率有了很大提高。20世纪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出生率大幅度下降,自然增长率也随之下降,有些国家甚至达到负数。近几十年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死亡率下降而出生率居高不下,因而自然增长率较高。在无迁移行为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反映了人口增加的规模和趋势,是人口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人口死亡率日益下降的情况下,保持合理的出生率水平,是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途径

人口自然增长率

反映人口自然增长情况的相对指标。亦称人口净增率。指某一年中,某一地区人口自然增加数与年平均人数之比。用千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或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只与出生率和死亡率有关,计算时不考虑人口的迁入或迁出。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Natural Grow-th Rate of Population

反映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人口自然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计算公式为: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情况及其相互关系。

☚ 国内生产毛额   经济封锁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 (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 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

☚ 人口年增长率   负担系数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一时期平均人口数之比。一般用千分比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不反映由于迁移变动而引起的人口增加或减少。在无迁移行为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反映人口增减的规模和趋势,是人口变动的根本原因。我国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即有计划地逐步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建国以来,由于卫生工作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人口死亡率尤其是婴儿死亡率大大降低,寿命大大延长。但是,我们长期对人口出生率没有适当控制,致使人口增长过快。建国后30多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高达19‰以上。1970年开展计划生育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大幅度下降趋势,1978年降到12.05‰。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年龄构成轻,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较大幅度的回升趋势。因此,如果不下最大的决心,采取坚决而又恰当有效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把人口增长的势头控制下来,出生率稍有提高,新增加人口的绝对数就很大。这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民族的长远利益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毛泽东曾经指出:过去“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1页)“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毛泽东:1957年10月9日在八届三中全会上的总结发言》)1956年11月,周恩来指出:“要提倡节育。这个问题的发明权本来是邓小平同志的,后来邵力子先生在人民代表大会上讲了。我们的党和青年团要用一定的力量宣传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广大人民所需要的。”(《周恩来选集》下卷,第231页)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的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1980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务院的号召,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第六个五年计划中又提出,今后人口的年自然增长率必须控制在13‰以下。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则提出,今后十年,争取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逐步稳定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质量,把计划生育的各项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 人口增长率   利用外资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指人口自然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反映人口自然增长速度的相对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3)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
☚ 人口过剩   人口老龄化 ☛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简称“自然增长率”。一定时期内 (通常为一年) 人口自然增加数 (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 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两者之间的变动情况。当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都高,则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当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低,则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当人口出生率低,人口死亡率也低时,则人口自然增长率就低。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高。我国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死亡率有所下降,所以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比较高。虽然197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 12.05‰,但是1981年又上升到14.55‰。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的人口政策、人口结构、人口质量、居民生活消费水平、医疗保健、自然环境等。自1970年开展计划生育以后,我国对人口实行有计划地发展,并把总人口控制在12亿左右作为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

☚ 独生子女率   人口内在自然增长率 ☛

人口自然增长率

natural population increase


人口自然增长率

natural population increase rate


人口自然增长率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ra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1: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