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史讲话
思想史著作。杨东莼著。叙述了从原始社会学术思想的萌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中国学术思想史。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变化。从春秋战国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到西汉的 “别黑白而定一尊”是第一变。自汉至魏晋南北朝为第二变,“固有的儒学,消沉达于极点,除老庄思想的猖披,学术界差不多成了僵冻状态” (《讲话》岳麓书社1986年版第136页)。由隋唐至宋,儒学汇合老庄、佛学而转变为宋代的理学,是为第三变。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新汉学思潮兴起,并转为纯考据之学,是为第四变。作者比较注意学术思想发展过程中各派的互相融合。例如,认为在秦汉时期,李斯已开“儒表法里”之端,而自董仲舒以下,“直到古文家出现为止,所谓儒家,也不过儒其表而阴阳其里罢了” (同上书第88页)。1932年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1986年岳麓书社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