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01290 亚洲地质图
中国地质科学研究院主编。 地图出版社1975年8月版。由20幅对开地图拼接而成的大型地质专题地图,比例尺为1∶500万,附有英文图例。首次将亚洲大陆各时代的地层、岩浆岩和构造旋回进行了系统地统一划分。 对前寒武纪地层不仅做了统一划分对比,同时突出中国震旦系的特点,首次将震旦系作为晚元古代晚期的一个纪(系)纳入世界地层系统。 对显生宙地层划分到统或系,详细表示全洲各时代地层的分布特征,并进而清晰反映全洲构造形态特征。对全洲岩浆岩按岩性特征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和碱性5大类;按岩浆活动特征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中古生代(加里东期)、晚古生代(华力西期)、早中生代(印支期)、晚中生代(燕山期)和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七大构造——岩浆旋回,全面反映亚洲岩浆活动和发展演化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