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京剧样板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京剧样板戏

023 京剧样板戏

是指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出现并独占全国舞台的几种京剧和舞剧剧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这些剧目是京剧: 《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龙江颂》和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号称“八大样板戏”,后来又有京剧《杜鹃山》、《平原作战》等。它们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江青出于政治需要而打出的旗号,主要是窃取了60年代初京剧改革的成果。江青对革命题材的现代京剧《芦荡火种》、《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提出一些意见,组织专门班子,按照“三突出”原则,进行了所谓的改编和拔高。意在净化主题、神化人物。经过改编和拔高的样板戏,虽然在艺术形式上有所创新,特别是对京剧传统的唱腔、程式化表演有所突破,甚至引入钢琴进行伴奏,但剧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脸谱化、模式化、单一化、定型化,缺少血肉丰满、个性化的性格特征。把生动活泼的艺术加以模式化、样板化,违背了艺术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只让样板戏占踞舞台,实行高压文化控制,严重影响了艺术的繁荣,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事实上京剧革命并非始自京剧样板戏,早在1944年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就为京剧革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1964年文艺工作者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周恩来、彭真等中央负责同志指导下,对京剧现代题材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艺术实践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江青把这些成果掠夺过来,几经篡改,使活生生的艺术变成了僵死的模式,既夭折了方兴未艾的京剧改革运动,葬送了已有的成果,并为其他艺术的创作也设下了束缚极大的框框。实际上,大演革命样板戏的结果,是使文艺界受到一场空前的浩劫。

☚ 京剧现代戏   戏曲概观 ☛
000073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