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产业布局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产业布局Industrial Layout产业在一国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从静态看,产业布局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生产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从动态看,产业布局指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的过程。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运输成本、劳动成本和聚集力。 产业布局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在一个国家(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产业布局存在显著差异。一定时期在一个国家会形成什么样的产业布局,一般取决于这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状况)、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路径、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制度、国际产业分工等因素。合理的产业布局应该能够保障资源配置的长期最优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还应该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的最有效途径是建立和健全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引导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空间分布和组合。产业布局具有指向性,这决定于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19世纪以来,对产业布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深化了人们对产业布局的认识。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一般有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技术的四个方面,可归纳为运输成本、劳动费和聚集力三大因素。具体的产业布局是在一定的产业布局机制下进行的。产业布局机制又与一定的经济运行机制相联系,是其空间的反映和延伸。具体说来,有计划和市场两种。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首创于本世纪30年代的前苏联,二战后广为流行,到90年代逐渐被扬弃。当今世界各国所普遍认同的是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二者的区别在于: 第一,产业布局的主体是企业还是中央政府; 第二,产业布局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还是国家整体利益; 第三,产业布局的手段是利益导向还是行政命令。合理的产业布局应遵循下列原则:第一,保证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诸环节有效运行和适应政治、国防、社会、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 第二,有重点的倾斜发展;第三,发挥地区优势,杜绝重复布点;第四,接近产地、消费地和交通枢纽;第五,适当规模,方便生活,有利生产; 第六,逐步开发内地、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制定产业布局政策时要考虑的目标是经济发展目标、社会稳定目标、生态平衡目标和国家安全目标。我国的产业布局是与我国的产业布局机制和政策相一致的,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计划经济时期,实行“布局均衡战略”,它以牺牲效益为代价; 开放改革后,实行 “布局非均衡战略”,这是一种分阶段、有重点、求效益的布局;90年代以来,效益和公平成为产业布局的两大取向,正确把握二者的结合区间,即 “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使我国的产业布局政策日趋走向成熟。 ☚ 产业组织 产业转移 ☛ 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一定时期内各个产业在一个国家 (地区) 的空间分布和组合。合理的产业布局能够保障资源配置的长期最优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符合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要求。合理的产业布局通过完善的市场机制来引导。 ☚ 产业结构调整 城市经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