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市、虚市在长江流域一带,常在亥日设市,贸易百货;农民也常于此日至市赶集:于是有“亥市”之名。古代,人们以干支纪日,两个亥日之间,相距十二天,也就是说,每隔十二天才有一个市日。宋人《青箱杂记》说:“荆、吴俗有寅、申及亥日集于市,故谓‘亥市’”。表明市面繁荣之后,集市之日渐已增多;但是,亥日仍然集市,“亥市”之名,依然不改。吴景旭《历代诗话》庚集卷六说:“《释名》:‘亥,核也’。收藏百物,核取其好恶真伪也。市之以‘亥’,或取其义。”从商业贸易的角度,探求、“亥市”取名之义,可备一说。白居易说:“亥市鱼盐聚,神林鼓笛鸣”(《江州赴忠州……示舍弟》);张籍说:“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浦里……长干午日沽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江南曲》)两首诗说的同是“亥市”,但市面大小,颇相悬殊。 各地因习惯不同,对市集有不同的称呼。岭南人“呼市为虚”。这是根据商贾、农民聚集则市中人满,集散之后,市中人“虚”而取名的。柳宗元《柳州峒氓》诗:“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色饭趁虚人”。趁虚,就是赶赴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