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码解放前广西大瑶山(今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处理纠纷的一种程序。双方发生问题争执不下,按石牌制规定,要请石牌头人讲理。头人先到甲方事主家,听其讲理。每讲一条, 折三寸左右禾杆一节置桌上。讲完后, 头人将全部禾杆带至乙方,逐条进行转达。每讲一条,亦置禾杆一节。乙方事主听完后, 亦用同一方法申述道理, 并由头人带回到甲方事主处转达。往返多次后, 头人分头向双方判案。如事主不服, 就要用禾杆扎铜钱一枚或手镯一只交给头人, 表示决心闹大事,进行械斗。此即“交码”。交码后,再向头人讲一次道理,并以禾杆两根分别捆铜钱八枚与十六枚, 托头人交对方,以示最后通牒。如对方也不服,用同样方法回敬。此时,头人调解无效,向双方“退码”, 宣布不再管事。允许双方开打、捉人、烧屋。如未经“交码”、“退码”的手续,双方开打、捉人、杀人,就算违反*石牌律,要受到石牌的处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