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铢钱纹铜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五铢钱纹铜鼓 五铢钱纹铜鼓西汉。通高57.2厘米,直径90厘米。重75.4公斤。1954年广西省岑溪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铜鼓是中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乐器,在盛大的典礼上作为乐器,作战时作为军鼓。中国远在两千多年前已开始铸造铜鼓,云南楚雄万家坝就有出土古铜鼓的墓葬。此铜鼓面中央有十二角芒光体,周缘有六蹲蛙。鼓壁分三节,上中节间两侧有环耳。自鼓面至周身饰弦纹、折线纹、圈点纹带,夹以五铢钱纹。鼓身竖剖面曲线起伏缓和,属灵山式类型。此式铜鼓以广西灵山出土者为代表,特点是形体巨大。与《南史·欧阳頠传》“献大铜鼓,累代所无”和《广州记》“铸铜为鼓,唯高大为贵”等记载相印证,可知此式铜鼓的铸造年代绵延甚久。此鼓之五铢钱纹为宣帝、元帝时类型,故其年代可上溯至西汉。以五铢钱纹为装饰,说明汉代西南地区各民族与中原的密切关系。 ☚ 错金“阳陵”铜虎符 雁鱼铜灯 ☛ 五铢钱纹铜鼓 074 五铢钱纹铜鼓汉代南方少数民族重器。1954年于广西岑溪出土。高57.2厘米,直径90厘米,重75.4公斤。鼓面与鼓身以五铢钱纹装饰。在盛大典礼上用为乐器,战时可作军鼓用以指挥战斗。 ☚ 汉归义羌长印 青铜奔马 ☛ 五铢钱纹铜鼓 五铢钱纹铜鼓1954年广西岑溪县出土。属北流型鼓。体厚重。面中心太阳纹12芒,边沿环立6蛙,胸腰际铸辫纹扁耳两对。面身二或三弦分晕,主纹为五铢钱纹,同时附有云雷纹和水波纹,装饰独具特色。 ☚ 铜锣 西汉铜镜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