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中专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始于1981年,1983年由团中央、全国学联在全国推广,它以大中专院校学生为主体, 以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为指导,发扬大中专学生的科技文化优势,理论教育与生产活动相结合,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素质为目的,广泛深入工矿、农村、部队和城镇街区等基层单位,特别是贫困地区,在教育、科技、法制、文化等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社会调查、咨询服务、文化技术培训、专业协作等各种形式的活动。1986年暑假,组织全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建设营,有1 600名学生参加;当年寒假,又组织大学生开展深入社会写一篇调查报告,做一件好事,提一条好建议的 “三个一”活动, 12 000名学生参加, 共上交报告2 300多份, 做好事500件,提建议3 500条。1987年暑假,全省17所高校组成48个建设营或小分队, 2 600名学生参加,分赴省内外70多个县区,承担任务230多项,加上当地学生共17 000多名, 占全省大学生总数的50%。到1994年底,甘肃省社会实践活动已形成一支实践基地相对稳定、专业各异,有讲师、教授、政工人员、企业厂矿领导、模范人物指导的实践队伍。从1987年以 “定向、找位、奉献”为主题, 到贫困地区扶贫帮困,到地方和乡镇企业搞智力支援,利用所学专业进行实践服务活动为重点, 至1994年以“学习工农、服务工农、实践成才”为主题、突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改革开放的教育内容, 突出大中专学生科技文化志愿者服务为重点的社会实践活动。 ☚ 火炬杯竞赛 双优活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