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华橡胶厂
最大的私营橡胶制品制造厂。1928年侨商余芝卿设于上海, 最初资本8万元。后不断扩展。1937年抗日战争前拥有四个制造厂、四个原料厂和一个机修车间, 有碾胶机55台, 职工3 000名左右,资本增为法币300万元; 并在南京、汉口、重庆、香港等地设批发所。主要产品为双钱牌各类胶鞋和人力车轮胎, 也生产少量汽车轮胎, 曾一度生产过飞机轮胎。年产胶鞋600万双以上,1936年达870万双以上, 约为全国胶鞋总产量的25%。利润率高达47%。1934年该厂轮胎试制成功后, 与英商邓禄普橡胶公司激烈竞争, 曾严斥英商的有关商标花纹近似的无理诉讼。抗日战争期间, 被迫承接日伪军需订货, 生产衰落。战后恢复、发展, 设备增加; 胶鞋、人力车胎、汽车轮胎等均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1954年公私合营, 1966年国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