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产品资源
甘肃远离海面, 境内淡水养殖面积排全国第25位,但由于各水域土壤含氮、磷、硅较丰富,使水体富含营养盐、水中生活的藻类有94个种别,浮游动物66个种别,为各类水产品的繁殖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全省鱼类资源丰富,共有100多种,其中分布于黄河流域48种,长江流域44种,内陆河流域15种。1993年水产品总产5 569吨,其中捕捞255吨,水库、池塘、河沟人工养殖5 314吨。养殖水面中鱼种池0.045万公顷。
据《甘肃国土资源》记载,本省土著鱼类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品种有:秦岭细鳞鲑、多鳞铲颌鱼、赤眼鳟、圆吻鲴、中华倒刺鲃、白甲鱼、瓣结鱼、唇、花、圆筒吻、大鼻大、北方鲷鱼、花斑裸鲤、祁连山裸鲤、黄河裸裂鱼、重口裂腹鱼、鲤、鲫、鲶、黄鳝、似鲶条鳅、扁咽齿鱼、渭河裸重唇鱼、厚唇重唇鱼等26种。还有宽口光唇鱼、黄河鮈、餐多条个体小数量不少。
从省外引进的养殖品种有鲂、鳊、草鲢、虹鳟、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澳大利亚罗非鱼、淡水白鲳、东方真鳊、红鲤、镜鲤、德国鲤、草胡子鲤、细鳞斜颌鲴、白鲫等。其中虹鳟鱼,经过10多年养殖,推广面积已达14.3公顷,年产550吨,产量占全国的一半。淡水虾和大口鲇也开始试养。
甘肃的名、特、优水产品有:红鳞鲑、大鲵、甲鱼、黄河鲤、北方鲷鱼、厚唇重唇鱼。尤其是野生甲鱼资源丰富的陇南地区文县和平凉地区灵台县已建起两个种鳖基地,人工养殖甲鱼起步良好,1994年全省甲鱼产量12吨,其中灵台县出售成鳖11吨。兰州、白银、庆阳和河西等地已先后引种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