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五、昭通地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五、昭通地区

五、昭通地区

昭通地区是早期滇文化的三大发祥地之一,是国家规划的“攀西—六盘水”开发区中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之一,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川、滇、黔三省结合部,有“鸡鸣三省”之称,是云南进入中原的北大门。秦开“五尺道”,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必经之地。东汉置朱提郡,南诏时始称乌蒙部,清雍正“改土归流”时改“乌蒙府”为“昭通府”,是罗炳辉将军故乡。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昭通地区的彝良、巧家、威信、镇雄等4县,并在威信县扎西镇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即著名的“扎西会议”。境内有汉、彝、回、苗等23种民族聚居,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中彝、苗、回人口均超过15万人。1999年,昭通地区辖昭通市(行署所在地)和鲁甸、巧家、盐津、大关、永善、绥江、镇雄、彝良、威信、水富10县,共有173个乡镇,1 217个行政村(办事处),25 87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全区幅员面积23 021平方千米,耕地30.14万公顷。人口477.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4.2万人,占总人口的92.9%,少数民族人口48.4万人。
昭通地形为高原山地构造,山高谷深,低处受江河切割而地势陡峻,多形成为等高的阶地、台地,山区占总面积的96.4%。境内最高点为巧家县的药山、海拔高4 040米;最低点为水富县的滚坎坝、海拔267米。全区山脉主要为乌蒙山和横断山两大山脉,崇山峻岭绵亘不断,气势磅礴。区内河流属金沙江水系,有大小河流393条,主要河流有金沙江、牛栏江、白水江、关河等。全区属亚热带、暖湿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气候。气候特点四季不明显,雨热同季,干冷同季,南干北湿。境内群山林立,沟壑纵横,高低之间温、湿度差距极大,在相同海拔高度条件下,南部温度高于北部,降水北部多于南部;同纬度温度则呈现低处高、高处低;降水则高处多、低处少。由于海拔2 500米以上高山林立,北上南下的气流减慢或滞留,使全区西南、东北面气候表现出极为明显的差距,东北面约占全区2/3的地方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西南面约占1/3的区域温度高、日照多、干旱严重。全区可划分为南干北湿两大区域。江边河谷,热量丰富、霜期短;平坝和一般山区,气候温暖、日照长;冷凉二半山区,霜期长、日照少、冷涝严重。典型的立体气候,形成“山下开花山上雪”、“十里不同天”的景象。全区年平均气温11.6℃,年均降雨日数138.4日,年均雨量741.7毫米。气候、地理环境等自然原因是昭通地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因素之一。1974年5月11日,永善、大关两县交界处发生7.1级地震,造成严重损失。
昭通地区资源富集,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33种,较多的有煤、硫、铅、锌、磷等。全区农业资源丰富,粮食作物种类繁多,畜牧资源门类齐全,林木种类多,适生树种达30多种,珙桐、树蕨、银杏、鹅掌楸、筇竹、峨嵋栲、红松、黄杉等为珍贵品种。经济林木种类繁多,大宗产品有桐、枧、豹木漆、茶、桑、蜡虫、花椒、竹笋、核桃、板栗等。珍贵品种有天麻、五倍子、竹荪、冷香菌等。有水果资源37种,其中苹果、柑橘产量都居全省之首,名贵水果有沙河橘、甜橙、黄梨、盐水石榴等,猕猴桃遍布全区。野生动物有小熊猫、狗熊、猴、蛤蚧等。
昭通地区是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比较严重的地区,是云南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1990年统计,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33万平方千米,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59.5%,总侵蚀量达4 694.3万吨,平均侵蚀模数2 091吨/平方米·年,是全省的2.3倍多,平均侵蚀速度1.64毫米,是全省的2.4倍多。昭通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的频率增强,周期不断缩短。新中国成立前的49年(1901—1949年)共发生11次,约平均4年半发生一次。1950—1979年的30年中,共发生19次;1980—1991年共发生33次。造成生态严重恶化的主要原因,除地质、地貌(全区大于25度以上坡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43.6%)、降水等客观原因外,主观原因与人们的活动有关。昭通地区人口不断膨胀,土地超载,为了生存,不顾生态环境,大量垦殖,甚至毁林开荒,还有土法炼硫,使植被严重破坏,森林面积锐减。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区有林地面积44.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9.8%,到1978年有林地面积猛降至1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降至6.7%;1997年有林地面积达到27.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7.8%,还没有恢复元气。1997年全区水利化程度仅达26.4%,比全省低19.6个百分点。
昭通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粮食产量低,产品结构单一,一直不能自给。1952年全区粮食产量42万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95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9.2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其中农业总产值达22亿元,粮食总产量达107.1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612元。全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很大改观,199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9601千米。开辟了沿长江而下直达上海的我国内河最长的航线,还建设完善了年吞吐量30万吨的绥江港和50万吨的水富港。航空有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符合国家标准可双向起降波音737-300型飞机的国家二级机场。正在修建的内江至昆明铁路经昭通区内5个县(市)。邮电通讯方面11县(市)均进入全国自动电话网,并已实现村村通电话。

☚ (五)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   (一)调整结构,夯实基础,依靠科技兴农 ☛
0000090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34:47